汪氏姓氏渊源、迁徙发展及祖训、字辈、取名、族谱简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0:5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汪氏姓氏渊源、迁徙发展及祖训、字辈、取名、族谱简识

汪氏荣耀而古老,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关于汪氏的来源,众说纷纭,汪氏后人均认同为炎黄后裔、华夏的子孙,天下汪氏均为一家。因为有了汪氏,很多人均将自家家族姓名列为汪氏。也有改姓汪氏,得赐于汪氏,这些改头换面姓汪的同门和被赐予及当时需要的先人得姓于汪,这些得汪氏的前人就分别成为了后来各汪氏家族族人的先祖或始祖,后至此汪氏开始兴旺起来。远时及现实也有很多汪氏同门是因为个人偏好和当时之原因得而汪氏,或现实为了逃避相关因由而成为汪氏,自己建立了汪氏家族,这些人都是汪氏各家族同门的始祖、先祖。如果天下汪氏的最远始祖是谁?答案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轩辕黄帝。如果要追随到黄帝以后的某人那就是您家族所记载所言传的始祖。汪氏家族上下发展五千年,姓氏形成和发展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所以天下归一汪氏远古始祖乃黄帝。华夏先祖是炎黄,另炎黄共为汉民族的祖先。虽然我们远古始祖是黄帝,但是我们同样是炎黄二帝缔造及社会影响共同之结果。因此我们和其他华夏姓氏一样都是炎黄的子孙,传承华夏血脉,传播华夏文化,弘扬大汉传统。

一、汪氏姓氏十一大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

古防风国在今浙江湖州德清的三合乡封山和禺山之间,即下渚湖一带。这是江南最大的湿地,深入其中,犹处汪茫之地。防风氏是当时的部落领袖,和大禹同时。在史籍《路史·国名纪》中注引《吴兴记》记载:“吴兴西有风山,古防风国也。下有风渚,今在武康(今浙江德清)东十八里。天宝改曰防风山,禺山在其东二百步。”

汪罔氏族部落规模不大,但国君防风氏的影响可不小。他本人个子大,气力也大。相传,共工氏怒撞断天河柱子不周山,神州一片汪洋。防风氏身材高大,用双手取得天上泥灰,填垫坑洼,泥灰化成大山,把洪水挤进大海。其神勇可嘉,邻近诸邦国俱奉为酋长。

按典籍《国语·鲁语》中的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意思是大禹召开祭祀神灵的大会,防风氏赴会时迟到了,大禹便把他杀了。其实,防风氏是一位治水的英雄,因威信很高,引起了大禹的嫉妒,借此把他杀了。大禹当着所有氏族部落首领的面杀防风氏,就是要杀一儆百,要一改过去一盘散沙、每个氏族部落首领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局面。由此,各个部落的首领自然见禹而胆寒,不敢自行其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禹真正实现了号令天下,成了真正的“九州王”。

在后世的记载中,湖州德清三合乡地区的民间有一种祭祖的风俗,并建有防风庙,即每年农历的8月24-26日共三天,举行防风王庙会。在史籍《述异记》中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在“防风神话”中提到防风氏,为吴越地区亦神亦人、顶天立地的治水英雄,是能安邦立国、护佑生民、福泽吴越的远祖先神,也是忠于职守、嫉恶如仇、帮助大禹扫除奸侫的大忠臣,还是帮助大禹制订法律的法治元勋、文化英雄。由于防风是被大禹错杀的,不久大禹又为他平反昭雪,并亲自拜祭,后来成了民间世代相传的祭祖风俗。

夏禹时期的古汪罔国与后来生于东周敬王姬匄时期的汪挺次子“汪芒”相距有五百余年。古人将人名“汪芒”与国名“汪罔”混为一谈,以至以讹传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早期的姓氏书籍不知汪姓根源,只根据口传片语只言,就把汪姓归结为“汪罔”国之后,并错误地将“汪罔国”说成“汪芒国”。后期姓氏书籍全盘抄录早期姓氏书籍,不加斟别,把那些“权威”的姓氏书籍拿来比对,自认为所谓“汪芒氏”之后了。

据专家考证,古汪罔国地在今浙江武康,原属湖州府。之所以称为汪芒国,是因为在史籍《孔子世家》中有记载:“吴伐越,得骨节专车,使问仲尼,对曰,禹治群氏近会嵇,防

1

风氏至,戮之,其骨节专车。防风,汪芒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于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取材于《孔子家语》,故而与《孔子家语》所记基本相同,而说汪罔为汪芒,守封禺为漆姓,于周为长翟氏。

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

这在史籍《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和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所有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汪芒国与汪罔国毫无瓜葛。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因此周公旦需要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伯禽出任鲁国国君。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颖川,世称“颖川侯”。这在史籍《姓氏考略》、《姓氏寻源》及《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

公子汪生子为公孙挺(姬挺),公孙挺生姬诵,姬诵(姬满)被封于平阳(今山东邹城平阳寺镇,非山西临汾),汪氏家族的郡望“平阳”即缘于此。依周礼中“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的制度规定,因此从姬诵开始,以祖父之名别称为汪氏,称汪诵,后代世为汪氏。

晋朝时期,淮安侯汪旭在其所撰的《上谱表》中称:“祖居颖,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侯,食邑颍川。”汪旭所指的“颍川”,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

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秦朝初期,秦始皇在该地置阳夏县,故太康又有“阳夏”之称。由于夏王太康曾在此筑城居住,故而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改称其为太康县,并一直沿袭到今天。阳夏县,西汉时期属淮阳郡,东汉时期属陈郡,故曰“陈郡阳夏县”。晋朝时期,太康之地志陈属梁,并隶属于颍川郡。

其实,公孙挺的长子汪诵是实际上的汪氏始祖,而被诸多汪氏族谱尊奉的“汪芒国”之主、公孙挺的次子汪芒并没有子孙后代,人逝国除。汪诵的后代子孙才真正成就了姬姓汪氏一族。

第三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汪,古河流名称,亦称潢水。在史籍《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与洈水合,至沛入泗。”

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最后汇入淮河。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支庶之后秦小汪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考》的记载:春秋时期,秦国封有诸侯小国汪国(今陕西澄城与韩城之间)。 据史籍《史记》记载:“秦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2

周成王姬诵即位后,殷侯武庚乘周朝内讧发动复辟之战,西周摄政周公旦用了三年时间最终平定殷侯武庚叛乱。因北殷氏汤(唐)侯也参加了叛乱,于是周公旦顺势将其灭掉。周成王后将唐国改封给弟弟唐叔虞,而将北殷氏汤(唐)侯西迁到杜原(今陕西始平),封其为杜伯,史称“汤杜氏”或“唐杜氏”。

杜伯在杜原建荡社祭祖,因而又称“荡王”。后来杜伯被周宣王姬静之妃诬告,无罪被杀,其裔分为汤(唐)氏、杜氏,因汤与荡同音通用,所以汤氏又称“荡氏”。荡氏逃奔西戎,被诸戎推为“西戎君”。在史籍《史记·秦本记》中记载:“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

早年的周宣王即位后,曾以秦仲为大夫率军伐西戎,而西戎君荡王在战争过程中杀了秦仲,因而与嬴姓秦侯结为世仇。西戎君荡王后来因助申伯杀周幽王姬宫涅,势力渐入周都,周平王则为了避戎寇而东迁洛阳,西戎君荡王遂在驱逐了周族人在岐、丰(今陕西地区)的势力后,回驾杜邑重建亳国,因而荡王又称“亳王”。

为此,周平王曾与秦国的开国君主秦襄公嬴开盟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从周平王三十年(公元前741年)开始,秦国就开始不断东征荡社。

直到秦文公之孙秦宁公嬴立即位后(公元前715-前703年在位),曾有一段时间居于“平阳”,目的是领军与荡社亳王作战。历经三年,即在周桓王姬林七年(秦宁公三年,公元前713年),秦宁公亲率秦军灭了荡社,杜伯的后裔子孙们成为了秦家的奴隶。之后,秦宁公封有子侄于平阳,因其地古称“汪”,因此有“诸侯小国汪国”,亦称“秦小汪国”。

到了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姬午十四年(魏文侯魏斯三十四年,公元前412年),在著名的“魏取秦繁庞之战”中,这个秦小汪国被魏国所吞灭,其后国人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汪氏,是为嬴姓汪氏一族,望族世代居住于平阳郡(今山西临汾,非山东邹城)。

第五个渊源: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汪野”地名。 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中国”,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其境在秦、汉时期初成为大月氏、乌孙国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汪陶县,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希姓录》中记载,汉朝时期,曾设置汪陶县(今山西山阴、应县一带),隶属于雁门郡,居者或以为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福建泉州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发展。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汪古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以部名汉化为姓氏,称汪氏。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

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古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 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冠汉姓为汪氏、淮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旺扎布氏,亦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⑵蒙古族旺扎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