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6:4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区域经济学】电大期末考试最新小抄(作业答案及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
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计算。
综合题) 4.配第-克拉克定律。 (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区域经济学》一、判断题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另一方面,城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降
现出增加的趋势。 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六、论述题
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1)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2)中国人口如交通运输业
与资源的矛盾:A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B资源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
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C传统的发展模式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总财富的增加。(×)
;D区域资源的管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
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业。(×)
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系。具体见教材44-49涵。
《区域经济学》一、判断题 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斯密的比较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1.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亚当·
4.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172区域经济合作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成本学说。(×)
2.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商的内容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波度。(×)
,纯粹的物质商品贸易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合作。(1)工业贸易合作包括:二、单项选择题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20世品贸易
作的范畴。(√) 生产合作、加工贸易合作。(2)资金合作包括:纪50年代)。
(独资、合资),投资合作(信贷、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3.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直接投资合作
资两种形式。(×) 证券)。(3)劳务合作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市场区位论)。
(4)学技术合作包括: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4.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信息咨询业务、旅游业。
(×) 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与技术援科林·克拉)首先提出来的。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5.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助。
书中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五、论述题 是(D资源缺乏型)区域。
1.试论述城市化的内涵与动力机制185-194城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建二、不定项选择题
1.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A.C.D.)。A.成本最低市化的内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筑)
B.环境最优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益 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三、多项选择题
2(B.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CD)A一
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主体部分。
3.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区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的基础是(C.相对劳动生产率) 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CD)。
4.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
提出了(C.创新理论)。 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BC)。A.新经5.区域科技合作的内容包括(ABCD)。A.科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济地理学派B.新制度学派C.区域管理学派D.研发合作B.技术贸易C.技术转让D.技术援助 2.城市化的测度指标包括:城市化水平、城市化
三、名词解释 速度和城市成长力。 区位理论学派
4.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ABC)A人均1.区位因素:108在特定的点火在某几个同类地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收入水平的提高B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
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构升级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新产业区:126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力。(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包括( AB)。A
,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动力。(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B各产业技术上结成的网络
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的拉力。(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3.生产要素禀赋:142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四、名词解释
一、判断题 1.区域经济学(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相对丰裕程度。
4.要素密集度:142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1.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的中心地理论。(×)217 2.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5.区域经济合作:163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2.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让渡性的权利。
,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
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24
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3.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237 展质量的提高。
4.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4.区域产业结构: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四、简答题
1.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 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比例关系。
答: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平的重要指标。(√) 五、简答题
1.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现代区域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5.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
,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称其为一次能源。(×)251 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区域经济术相对成熟的产业
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二、不定项选择题 学的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学派和区
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将区域经济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1.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ACD)A.关联性B.特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2)新制度学派将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殊性C.整体性D.层次性 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2.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划分为(BCD)A.层级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型B.顺序-规模分布型城C.双中心型D.网络型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3.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策,协调区域发展。(3)区域管理学派在区域界性的生产基地
,实现经济赶通方便的地区,(C)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管理中引用管理学的内容,区域管理分为:区域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
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主要作用。A.行政原则B.交通原则C.市场原则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产业结构。 D.中心原则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4.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D.能源生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要素投入的驱动机2.简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116
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3.简述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197(1)产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249
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ABCD)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3.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三、名词解释
城镇体系:222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1.区域基础设施:236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3.区域经济核心区:275
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4.区域空间结构:267
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四、简答题
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224-227
2.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28-229
3.简述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237基础设施在投资、生产、运营和消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4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240(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论述题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228-229
对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的评价。
(1)该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
(2)“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3)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
(4)“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布局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城乡布局只是空间布局的一个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四 一、判断题
1.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2.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收入。(√)
3.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趋势是综合与分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主要有(ABC)。A综合平衡法B区域分析法C定量分析法D定性分析法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ABC.D.)。A.区域性B.预见性C.综合性D.可操作性
3.(C.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4.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B.C.D.)301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5.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ABD)。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组织政策C投资政策D产业布局政策
三、名词解释1.经济区278
2.产业政策319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3.区域投资环境335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4.地区形象343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四、简答题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288(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2)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利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它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时所采取的战略。
(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片面强调出口替代战略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对国际市场的强烈依赖,等等。
(4)工业赶超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战略的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的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都采取这种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发展战略。
2.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312第一,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3.简述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325 (1)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
(2)开发自然资源。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3)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
(4)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并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5)做好扶贫工作。
4.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内涵。346(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五、论述题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1)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2)开发自然资源。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3)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
(4)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并通过职
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5)做好扶贫工作。 四、综合练习题一、填空
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的路径问题。
2.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_区域核心_,即_中心城市_的形成问题。
3.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_区域经济总量_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__区域产业结构_的不断演进和升级。
4._科技园区_和_工业园区_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5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6.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_德国__国的经济学家___杜能____。
7.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_______。P89
8.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大规模的物质财富增长为主,一种是以适宜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为主。
9.__欧洲联盟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___APEC___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10.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_类型经济区___和__综合经济区_____。
1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自由港或__自由贸易区___的形式出现的贸易型经济特区。
12.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_。P98
13.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的城市。P117 14_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___产生的吸引效应。P109
15.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_扩展开来。
16.是一种需求拉动模型,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P131
17.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_和___。P191
18.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基本特点、_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总水平_和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19.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P193 20.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和P194
2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实际状况_,并要以__从地球系统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2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_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___。
23.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_____”。P214 24.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和__两个。P89
2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建议实行“____”模式,实行比当年的____更具优惠的政策。P293
26.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_和___。P121 27.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总量指_;二是_复合指标__。 二、名词解释题
区域结构P13经济区位P22区域经济学P11经济增长P
类型经济区P75综合经济区P经济特区P81经济辐射P150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P二重结构P179可持续性P194区域经济一体化P35
成本决定论P210地域分工P产业结构转换能力P221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8.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23.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P12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P24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P39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P66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78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P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P101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P159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P136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P117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P179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P188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P194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P207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P216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P225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P234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P290 五、论述题
1.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P41-42
2.论述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142--147
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P130--135
4.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P205--207
5.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P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