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3:1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叙事

——小学生角色转变与心理健康教育

三立小学 盛秀花

一年级小学生由一个学前儿童进入小学校门,是其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十分重要的转折。在这个特殊时期,角色的转变,往往导致小学生心理冲突现象的出现,认真抓好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以后学生心里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主要就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现象及其疏导做以下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冲突现象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心理冲突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一般而言,外界环境的变化、需要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等因素都会引起个体与外部环境关系的不协调、不适应,从而导致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如不能及时引导、教育,将会导致心理问题。小学低年级儿童常见的心里冲突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主要表现有:

1.对学习任务、学习压力的不适应导致的心理冲突。 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他们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由一个学前儿童成为一个小学生,角色、身份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提高了,学习成为了他们成长的主要任务。对于这一变化,他们会以很大的兴趣和新鲜感来对待,但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对上学出现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感到不如在幼儿园轻松,不如整天玩有趣,从而造成心理冲突。 2.对学校课堂教学生活不适应导致的心理冲突 。

初入小学的儿童,常常还保留着幼儿园生活的特点,他们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并能够遵守,不能明确的意识到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有的小学生还和在幼儿园一样,在位子上坐不

1

住,不知什么时候就钻到课桌下面玩起来了,有的上课了也不能主动回到教室,在对其进行必要的纪律约束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很不情愿和抵触心理,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

3.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为中心与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导致的心理冲突。

小学生进入学校编入某个班级过集体生活,与幼儿园中那种大班、小班的情况不同,幼儿园的班级是松散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教育意义的集体,学校的班级是有着统一的目标、纪律、各成员步调一致的、有教育意义的集体,集体中各成员应当服从集体的纪律和利益。而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家庭生活中一切都围着自己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与学校的集体生活产生矛盾,会引起儿童的心理冲突。受到家庭溺爱的儿童这种心理冲突会更严重。

4.学生个性差异导致的心理冲突。

个性差异也是导致小学生心理冲突的重要原因。当然,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有的是因为个性倾向的内向、外向特征导致的。个性内向的学生一般对新环境的适应较慢,进入学校以后,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比性格外向的同学更容易造成心理冲突。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破裂等原因造成性格孤僻、自卑,与他人交往困难,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冲突。 应该说,这些心理冲突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一开始,这些心理冲突可能不明显,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学生就会逐渐出现厌学心理,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很好,由此导致老师家长的批评,自尊受到伤害,也就更缺乏自信,甚至于自卑、自暴自弃,刚刚踏进校门,心理就不能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业,这片阴影有可能将会笼罩孩子一生。

2

二、小学生心理冲突现象的教育对策 。

1.提高认识,抓住主要矛盾,促进学生角色意识的转变,形成小学生正确的角色定位。

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学龄初期,由学前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是他们心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一个难题。这一时期其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要求的变化与原有心理发展状况的矛盾。这一矛盾能否解决,关系到他们利实现由一个学前幼儿到一个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能否由适应原来的幼儿园生活(或家庭生活)到适应小学生活,即养成一定的纪律观念、学习习惯、群体意识等。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是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正面的引导教育措施,如通过开展竞赛、讲故事、主题班会、参观等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让孩子明确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明确学校集体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使他们逐步适应学校生活。教育过程中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校的教育要求与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2.根据学生心理冲突现象的具体原因及程度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

学生由于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别和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出现心理冲突的状况和程度是不同的,应当根据个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措施,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冲突,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重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 。 入学初,就向家长讲明学校教育的要求、学集体生活与学生学前生活的不同、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常见的心理冲突现象,指导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异常现象,加强家校联系,及时采取科学的引导方法。学生李明(化名)的父母整日忙忙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