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和复习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四、复习时间安排 1、位置(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4课时)

3、认识图形(2课时)4、认识钟表(1课时) 5、机动复习(2课时)

授课时间: 2018 年 月 日

设计意图: 三、巩固练习提高快: 课型 课题 课时 第 1 课时 练习课 综合复习第一、二单元 1、数一数。 1、 帮助学生复习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目标 2、 正确分辨物体的位置和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10分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正确分辨物体的位置和顺序。 ①、 在 的( )面。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审清题意。 点 ②、 在 的( )面。 学 法 教 法 的( )边是操作、讨论、交流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③、 。 ④、 的( )边是 。 个性化 ⑤、 的( )边是 教 学 。过 程 设计 一、知识归纳收获多: 设计意图: 1 、位置: 位置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位置会发生变化。 )只动物。 ①、 在 ( )面。 的前面有( 让学生知前后:正面对着的物体是前,背对着的物体是后。 ②、有6只动物在 ( )面。 道这是复左右:题目上如果是人物,就以题目上人物的左右为标准。 ③、 的( )面有4只动物,( )面有2只动物。 习课,暗示题目是除人物以外的任何物体,都以自己本身的左右为标准。 他们体会2、填一填。 复习课和 ( )个 ( )个 新学课的注: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行。 四、拓展性练习 不同处,体 敬礼应该用右手。 会复习整 理课可以二、习题讲解忆旧知: 让他们巩五、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了解到什么? 固所学的1、说一说。 知识,是一问: 种“学习效小兰的左边是谁? 益”很好、小红的后面是谁? “非常重小刚的右边是谁? 要的课型”。 小明的前面是谁? 问:你能帮小动物找到家吗? 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你能分别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吗? 师:小羊把4个立体图形摆成一排后拍了3张照。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 )在最左边,( )在最右边。 ( )在( )的前面, ( )在( )的后面。 (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时控 分 10 8分 2分 10分 易错(典型)题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复习第一、二单元 授课时间: 2018 年 月 日 课题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 1 ~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1、序数。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操作、讨论、交流 教 学 过 程 学 法 教学重难点 教 法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个性化 设计 时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