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5 17:2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1 《乡下人家》学案
姓名
一、自主学习:
1、认真读课文3——5遍,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读准以下字词:
结( )瓜 鸡冠( )花 场( )地 几场( )春雨 装( )饰 率( )领 耸( )着尾巴 巢( )穴 辛( )苦 扎( )到水里 我要写对这些字词:(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向晚:( ) 天高地阔:( )
课文导读:
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 ) 2、文章是( )结构,本文按照房前、屋后的( )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 )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和谐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课后检测:
1、给多音字分别注音并组词
率 _____( ) 冠 _____( ) 结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藤叶 ( )的农家风光 ( )的浓阴 ( )的竹笋 ( )的梦乡 ( )的风景 3、“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它的笔顺是( )。
第二课时导学: 合作探究:
1、乡下人家,处处如画。用心读读一至六小节,给这些画面分别取一个漂亮的名字。 课文分别描绘了-------------------、-------------------、-------------------、-------------------、-------------------、-------------------的美好生活图景。
课后检测:
一、填空:
1、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 )句,起( )的作用。
2、文章是按照房前屋后的( )顺序和春夏秋、白天夜晚的( )顺序交叉描写,呈现了一幅( )的农家画面:房前( ),门前鲜花( ),屋后( ),( )觅食,傍晚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 ),夜里伴着( )进入梦乡。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 )、( )感情,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 )感情。
二、句子理解: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句话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2、“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好在哪里? ( )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1)为句子加标点。
(2)从“率领”和“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用了( )的修辞。 4、“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从“从不吃惊”一词中我体会到这些鸭子与乡下人家相处得( )。
5、“门前吃晚饭”图描绘的是( )的傍晚乡下人家( )的情景。 假如这时候我们从乡下人家的门前经过他们肯定会邀请我们( )。 6、第六自然段描写的是( )的夜里( )为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唱催眠曲。
三、仿写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用上“不论 ??都??”说一句话
( )
四、课堂小练笔:描写乡下人家的冬天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 ),( )地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