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20: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口语交际 劝说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别人。 [教学重难点] 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技巧,能态3.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回度真诚地劝说别人。继续引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的身份的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达具体清楚,把句子说通顺。 的劝说。 培养学生说话时态度自4.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然大方,声音响亮的习惯,把句子说通顺。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5.让学生了解语言的特点,培养倾听别人发言的习倾听,养成尊重别人的好习惯。 6.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 7.能主动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 8.能流利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多媒体出示谚语,学生齐读。 (1)此时无声胜有声。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3)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激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自己平时的积累,相互间说一说对以上言语的理解。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这些言语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在平时交流中语言的艺术性,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以上谚语展开口语交 惯,并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际。(板书课题: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规劝可能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对你的学习或行为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活中妈妈的一句鼓励,亲友的一句问候,可能会使你觉得暖洋洋的。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也有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请回忆自己有关的亲身经历和当时的感受,然后进行交流。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言的同学要耐心回答。语言要诚恳,说得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2.各组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阅读范例,掌握技巧。 1.独立阅读课本上对下课时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的小同学的三个高年级同学的不同劝说。思考: (1)你觉得那个小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说?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劝说那个小同学? 2.小组同学交流,小组长汇总小祖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 4.教师小结: (1)第一个同学的劝说带有责备的语气,第二个同学的劝说带有批评的语气,第三个同学的劝说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以,我认为那个小同学更有可能接受第三个同学的劝说。 (2)劝说的技巧: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看清劝说的对象,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确劝说的目的。(板书:情感真挚,语言真诚,弄清因果,明确目的。)

(3)我会这样劝说那个小同学:你好,小朋友,楼梯扶手又陡又滑,你这样玩儿会摔伤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好吗? 四、互动交流,全班分享。 1.根据交流,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如: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每组推荐2~3名同学参加班级交流。 2.明确交流要求: (1)发言人语言要洪亮、吐字清晰。 (2)讲完后耐心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允许别人持不同的意见。 (3)有相似经历或相同感受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教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但需要赞扬和鼓励,更需要善意的暗示和规劝,要善于听取并接受别人的意见。 五、结合实例,自由劝说。 1.同学们天天在一起学习,你可能发现你的某个同学在某方面存在着缺点,请你对该同学进行劝说。 2.学生自由活动,互相劝说,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总结收获,进行引导。 同学们,多留心身边的人,多留心身边的事,你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语言,就如同窗外这明媚的春光一样,受到大家的欢迎!希望同学们既能接受那些热情的话语,又能听进不同的声音。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对当事人进行劝告。同时学会赞扬别人和劝说别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七、拓展劝说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积累。 古往今来,还有许多成功劝慰的事例,如:高适曾劝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劝慰别人的名言?(学生交流。) 成功劝慰的故事也有很多,如:朱武巧舌退秦师、邹忌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