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3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哈师大附中2017级高二下学开学考试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关于奥斯特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现电流的热效应,从而揭示电流做功的本质

B. 指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为后人进而发明电动机奠定基础 C.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后人进而发明发电机奠定基础 D. 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把磁现象和电现象联系起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1)奥斯特实验的意义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明导线中的电流可以产生磁场;故AB错误;

(2)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后人进而发明发电机奠定基础,而不是奥斯特实验,故C错误;

(3)本实验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把磁现象和电现象联系起来。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的意义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从而把磁现象和电现象联系。

2. 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

- 1 -

A. 32W B. 44W C. 47W D. 48W 【答案】A 【解析】

根据停转时电压电流表的示数可以知道线圈电阻

选A

3.如图所示,C﹑D两水平带电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为U,A﹑B为一对竖直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B板上有一个小孔,小孔在C﹑D两板间的中心线上,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A板边缘的P点从静止开始运动,恰好从D板下边缘离开,离开时速度度大小为v0,则A﹑B两板间的电压为

,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

A. 【答案】A 【解析】

B. C. D.

【详解】在AB两板间做直线加速,由动能定理得:动,从中心线进入恰好从D板下边缘离开,根据动能定理:

;而粒子在CD间做类平抛运

;联立两式可得:

;故选A.

【点睛】根据题意分析清楚粒子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

4.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正中央的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 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 )

- 2 -

A.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 B.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 C.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受到桌面摩擦力作用 D.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长直导线在磁铁的中央正上方,导线所在处磁场水平向左方;导线电流垂直于纸面向外,由左手定则可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竖直向下方;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导线对磁铁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因此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水平方向上磁铁没有运动趋势,磁铁不受摩擦力,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阻值与R相同.在开关S接通和断开时,灯泡A1和A2亮暗的顺序是( )

A. 接通时A1先达最亮,断开时A1后灭 B. 接通时A2先达最亮,断开时A1后灭 C. 接通时A1先达最亮,断开时A1先灭 D. 接通时A2先达最亮,断开时A2先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电键接通瞬间,电路中迅速建立了电场,立即产生电流,但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线圈相当于断路,故开始时通过灯泡A1的电流较大,故灯泡A1较亮;电路中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但不能阻止电流增加,电流稳定后,两个灯泡一样亮,即A1灯泡亮度逐渐正常;电键断开瞬间,电路中电流要立即减小零,但线圈中会产生很强的自感电动势,与灯泡A1构成闭合回路放电,故断开时A1后灭,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圆环半径为R,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