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7 21:0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本章知识网络:
二、知识解读:
知识点一、酶的本质、生理功能及其实验验证 1. 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来源及[高考资源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高考资源网] 网][ks5u.com][Ks5u.com]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化学本质 合成场所 生理功能 作用原理
核糖体 催化作用(生物催化剂)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少数酶是RNA 细胞核(真核生物) - 1 -
2.酶是蛋白质的验证实验(利用双缩脲试剂)
实验设??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计思路?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照,实验组若出现紫色,证明待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出现紫色,则该酶液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3.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设计思路及结果分析
检测实验设??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
?
计思路?检测
?对照组: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不被分解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底物性质利用相应试剂检测,若底物被分解,则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否则不具有催化作用。
4.酶的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 2 -
(2)酶具有高效性的机理是其能够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点的时间,并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知识点二、与酶相关的曲线解读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3)酶只能催化自然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与无酶A或空白对照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 3 -
(1)甲、乙曲线表明:
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2)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考点三、图析ATP的结构与作用 1.ATP的结构简析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