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5:3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全)

1. 《老师,您好!》 2. 《但愿人长久》 3. 《古诗两首》 4. 《秋天》

5. 《我给江主席献花》 6. 《天安门广场》 7. 《徐悲鸿励志学画》 8. 《虎门销烟》 9. 《泉城》 10. 《九寨沟》 11. 《田园诗情》 12.《桂花雨》 13. 《开天辟地》 14. 《普罗米修斯盗火》 15. 《一路花香》 16. 《说勤奋》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 18. 《维生素C的故事》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20. 《诚实与信任》 21. 《珍珠鸟》 22. 《九色鹿》 23. 《雾凇》 24. 《春联》 25. 《古诗两首》 26.练习1-7 27.习作1-7

目录

1 / 222

课题:《老师,您好!》教案 总第1个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真诚的祝愿。全诗节奏明快,主题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切感人。诗歌是一种信息量大、情感丰富的载体,简洁的文字里却蕴藏着深刻的内涵,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学习这首诗歌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学情分析:

诗歌的语言凝练、优美,需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多句子比较难理解,需指导学生把凝练的语言发散开来,并联系学生的实际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

难点: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崇高”、“浸透”、“蕴含”、“笑语盈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读、感悟第1小节。

3、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并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了解的其他故事讲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与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

2 / 222

2、搜集古今中外师生情深的典型故事。 3、学生准备交流自己成长中与老师有关的故事。 教学流程:

揭题导入→初读指导→品读感悟→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导入。

每年的教师节,很多已在初中或高中甚至大学读书的孩子,都会来到我们学校看望他们的老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想?(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教师的诗歌。出示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试着识记生字。 (2)看图读文,试着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交流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随机正音。 浸透 辛劳 塑造 编织 春晖 朝霞 笑语盈盈 茁壮的新苗 情不自禁 衷心祝愿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识记情况,教师针对难写的“崇”、“塑”、“霞”进行书写指导。

(3)组织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4)交流朗读情况。(组织评读,读出诗歌的美感,必要时师范读) 3、了解诗意,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现代诗,每句话都是顶格写的,读读全诗,谈谈围绕教师的事业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三、品读第小节

1、自由朗读第1小节,思考:说起教师,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啊,

3 / 222

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如果是你,你会不会情不自禁地这样说呢?

2、组织交流。 随机把握引导:

(1)体会“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①指名朗读,思考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②较两句话的异同,理解“浸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教师补充:徐悲鸿的成长离不开法国绘画大师达仰的悉心指导;作家魏巍的老师蔡芸芝对他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有很大的影响……)

③再次练习朗读。

(2)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理解“蕴含”。

(3)“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想到这,我们的心中就会涌起感情的波涛,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四、布置作业

1、给每个生字扩两个词。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 老师,您好! 昨天与今天 铺设大道 现实与理想 架起金桥

事业的崇高 每个人 每一项创造

感情的波涛

教学反思

1、多读重点句,训练学生对读整篇诗的朗读能力,在读中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2、引导学生体会赞美和感激的情感。

4 /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