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6:24: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0年前女排精神激励,振兴中华!30年后女排精神已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整理了2020感动中国中国女排心得体会作文【精选】,欢迎参考借鉴。
2020感动中国中国女排心得体会作文一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练黄建滨说:“科学与体育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向着一个高峰攀登,一个团队,面对困难,需要拼搏。”
清华学生超算团队成员、计算机系学生王邈跟女排姑娘们分享了他们在美国遭遇机器死机、最终凭借团队协同努力捧回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冠军的经历。对此,女排队员徐云丽深有同感:“我们在场上打到最关键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压力,而是感受到整个团队都在彼此鼓劲、加油!”
在北大,明明12个女排姑娘,个性鲜明,但在同学们的眼里好似一个人,当被问及最喜欢哪个女排队员时,受访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个别,喜欢她们整体,喜欢整体打球打到 的气势。“散成满天星,聚是一团火”,一个都不能少,这种团队精神也正是女排获胜的法宝,正如队长惠若琪在交流时所说:“我们何其幸运,有一个团队,一起面对一切挑战,也能互相鼓励,战胜一切困难。”
什么是这一代人感悟的困难
“女排夺冠的过程和登山过程非常像,都会碰到很多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北大山鹰社社长赵万荣向中国女排讲述了这个有着27年历史的社团。35次攀登,22座山峰,是他们已完成但不会停止的目标: 年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他们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北大山鹰社社训是: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远,融鹰之神在山巅,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脉,张扬的是北大风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况,永不言弃”,展现了当代青年最自信昂扬的姿态。
与女排姑娘同样身着一袭红衣,摇着轮椅的矣晓沅早已是清华园里的小名人。这位只能生活在轮椅上的清华学子凭着自己的坚强与努力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了同样也曾饱受伤病困扰的女排队长惠若琪:“在荣誉和努力之外,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运动员总会遭遇很多伤痛。您有没有想过选择另一条道路,去追求另外一种轻松些的人生?”“我选择了排球,就是因为它是我最热爱的事业。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热爱之中,就会觉得放弃一切都是值得的。”面庞清秀的惠若琪一脸坚毅,“虽然路途上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当一切过去就是一笔精神财富,它没有解决之前叫困难,解决之后叫经历。”
2020感动中国中国女排心得体会作文二
为什么中国女排总会让我们心潮澎湃?
3:0零封美国队,打破了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历史,取得七连胜,这是23日在 年女排世界杯第七轮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零封韩国队、喀麦隆队、俄罗斯队、多米尼加队、日本队,战胜巴西队。中国女排是整场比赛截至目前唯一一支保持不败的队伍,接下来还有4场比赛,总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个目标让无数中国人沸腾,赢得全 刷屏级点赞,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要付出的却不止汗水那么简单,不止是取得的骄人成绩。这些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七连胜,这个战绩让人想起: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紧张时刻,整个国家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紧张地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中国女排和号称“东洋魔女”的,东道主日本队,正进行惨烈的冠军争夺战:“中国队把球传起来!”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主攻手郎平顶住压力,瞅准来球,高高跃起,一记重扣,“铁榔头”扳平了比分。中国女排最终以3-2战胜日本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在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这是主持人激动到哽咽的声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是热泪盈眶,他们高呼:“中国万岁!”
一时间,女排夺冠新闻占据了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在那个年代,再没有比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事了。”当时正主管女排的魏纪中在回忆录中写道
然而,这只是一波五连冠的开头一个属于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才正式拉开帷幕。
1982年第9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完胜东道主秘鲁女排,首次摘得世锦赛桂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不可思议地扭转了局势,中国女排摘得金牌,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赛场上高高升起。
1985年女排世界杯重回日本,中国女排决赛大败古巴女排,再次封王。郎平高高跃起的画面永恒定格成一个时代的经典。1986年,再到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实现前无古人的“五连冠”战绩,王者之师的名号
响彻中华大地。天安门前人潮人海的欢呼,优秀队员被印上邮票,女排姑娘们参与国庆游行,接受山呼海啸的致敬,只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能穿透黑白电视屏幕变成彩色。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我们和世界强国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奋起直追,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女排精神也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追溯历史,女排精神是在艰苦奋斗中磨练出来的。
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支中国女排在北京成立,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特定的训练场地,全队就进行全国拉练,据首任主教练马启伟回忆:他们背着行囊“行军”,相当于游击队,可以说是另一种长征。
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1965年4月,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女排。
当周总理询问女排训练情况时,大松毫不客气地说:“我正在训练的中国选手,连日本一半的训练量都不到。”周总理严肃地说“请你把大松精神移植到中国女排的训练中。”大松博文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姑娘聪慧勤劳,将来中国女排必定超越日本队,她们总有一天会夺取世界冠军!”
1972年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建成,所谓的排球场就是搭建的竹棚,每天姑娘们进去是个人,出来却是一团泥。一天至少8个小时的训练,衣服破了,球鞋开口了“三合土”场地的沙粒,嵌进队员们的皮肉中,要用小镊子才能拣出来,女排老队员回忆说:“每天训练完,我们就开始相互拔刺,并乐着比谁身上的刺儿多。”
低谷期的坚持,她甚至都不敢抱自己女儿,时间回到90年代,中国女排在经过五连冠的战绩之后陷入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国女排主教练和队员更换频繁,此消彼长,十余年间,中国女排再没能站上三大赛世界之巅,在低谷时,中国女排一直在奋力坚持,从未选择过放弃。
1995 年退役后赴美留学的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郎平心力交瘁。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
“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作为主攻手,郎平的两个小指断是经常断掉的。
此时女儿已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郎平考虑再三,主动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好在女排精神已是一个烙印,一直在姑娘们心中流传。
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因伤退赛,决赛对阵俄罗斯队时,在先负两场的情况下实现激情澎湃的惊天逆转。
中国女排在低谷中,逐渐找回自己的状态,第二个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很多人把这时的中国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够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