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考试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23:10: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虹膜角膜角:为虹膜与角膜相交所形成的环行区域,又称前房角,是房水回流的通道。 3.眼房:是位于角膜、晶状体、睫状小带和睫状肌之间的空隙,充满了房水。被虹膜分为

眼前房和眼后房,两房借瞳孔相通。

4.视神经盘:为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侧一圆盘状的隆起,是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中枢突)

集中之处,无感光作用,又称为生理盲点。

5.黄斑:为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颞侧,距视神经盘约0.35cm处一黄色小区。 6.中央凹:为黄斑中央的凹陷,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形成了中心视力。 二、填空题

1.视器由_____眼球_____和___眼副器 _______组成。

2.虹膜内有两种不同排列方向的平滑肌,一种为 瞳孔括约肌 ,一种为 瞳孔开大肌 。

3.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为 睫状肌 。

4.能使瞳孔缩小的是__________瞳孔括约肌_________肌,位于____虹膜___________内。 5.外界光强或看近物时瞳孔______缩小、____;光弱或看远物时瞳孔__放大________。 6.能感受强光、辩色的细胞是_____视锥细胞_____,__视杆细胞________仅能感受弱光。 7.眼房被虹膜分为______眼前房____和__眼后房________。

8.眼的折光系统包括_______角膜、房水、晶状体_和__玻璃体______。

9.眼睑由外向内有五层,它们是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 结膜 。 10.眼睑由5层构成,其中_______皮下组织____较疏松,易发生水肿。

11.结膜按所在的部位分为 睑结膜、球结膜、和 结膜穹隆 三大部分。

12.结膜衬贴在睑内面的部分称____睑结膜_,贴附在巩膜前部表面的叫_____球结膜_____ 13.泪器包括____泪腺 ________和___泪道__________。

14.眼上直肌使眼球转向 上内 ,上斜肌使眼球转向 下外 。 三、单项选择题

1.关于角膜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的?( D )

A.略向前隆突 B.无色透明 C.具有折光作用 D.无神经末稍 E.无血管

2.虹膜( A )

A.呈圆盘状,中央有孔叫瞳孔 B.占外膜的前1/6 C.有折光作用 D.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E.位于晶状体与玻璃体之间 3.关于瞳孔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的?( E )

A.在活体通过角膜时可观察到 B.周围有两组排列方向不同的肌肉 C.外界强光刺激时缩小 D.沟通前后房 E.呈椭圆形 4.视神经盘(C )

A.是调节视力的重要结构 B.为视锥细胞集中处 C.为生理盲点 D.为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E.是辩色最强的部位 5.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是( A )

A.黄斑中央凹 B.视网膜的黄斑 C.视网膜视部 D.视神经盘 E.以上都对

6.感受颜色的视细胞是( A )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节细胞 D.双极细胞 E.色素细胞

7.感受弱光的视细胞是( B )

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节细胞 D.双极细胞 E.色素细胞

8.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D )

A.视网膜 B.瞳孔 C.睫状体 D.房水 E.脉络膜 9.具有维持眼内压功能的结构是( C )

A.玻璃体 B.巩膜 C.房水 D.晶状体 E.睑板 10.关于房水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

A.由睫状体产生 B.由前房经瞳孔流到后房 C.有折光作用 D.经虹膜角膜角渗进巩膜静脉窦 E.有维持眼压的功能 11.当看近物时( B )

A.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薄 B.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

C.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变薄 D.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变厚 E.睫状肌不参与调节

12.在折光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D )

A.角膜 B.房水 C.玻璃体 D.晶状体 E.睫状体 13.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D )

A.角膜曲率变小 B.角膜透明度减小 C.房水循环受阻 D.晶状体弹性减弱 E.晶状体厚度增加 14.需要凹透镜矫正的是(A )

A.近视 B.远视 C.老视 D.散光 E.斜视 15.视网膜上无视杆细胞而全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是:( C )

A.视神经盘 B.视网膜周边部 C.中央凹 D.中央凹周边部 E.盲点 四.简答题

1.外界的光线需经过哪些结构的折射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外界的光线需经过角膜、(眼前房、瞳孔、眼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2.请写出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房水产生于睫状体→眼球后房→瞳孔→眼球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汇入体循环。

3.请写出泪液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泪腺→泪腺排泄管→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前庭蜗器

一、名词解释

1.咽鼓管:是通连咽和鼓室之间的管道。可使鼓室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维持鼓膜的正

常振动。 二、填空题

1.外耳可分为_______耳廓、外耳道____________和____鼓膜_______。

2.检查成人鼓膜时,须将耳廓向_______后上方___方牵拉,以使______外耳道____变直 3.鼓室借_______咽鼓管___与咽相通,借____乳突窦______与乳突小房相通。 4.鼓膜的上1/4部称_____松弛部___部,下3/4部称___紧张部________部。 5.鼓室内有 锤骨、石占骨、镫骨 3块听小骨。

6.鼓室内,紧附于鼓膜内面的听小骨叫_锤骨_骨,附于前庭窗周缘的听小骨是_镫骨___骨。 7.咽鼓管是 咽 与 鼓室 相通的管道,此管可使 鼓室 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

8.小儿咽鼓管的特点是 短 而 粗 ,接近 水平 位,所以小儿咽部感染容易引

起 中耳炎 。

9.乳突小房向前经_____乳突窦______通___鼓室_______。

10.内耳有_______位置觉感受器___和_____听觉感受器_____感受器。 11.骨迷路分为 骨半规管、前庭 , 和 耳蜗 三大部分;膜迷路分为 膜半规管 , 椭圆囊和球囊 和 蜗管 三部分。 12.内耳的位觉感受器有壶腹嵴、椭圆囊斑和_球囊斑,其中能感受旋转运动的是_壶腹嵴__。 三、单项选择题

1.前庭蜗器分为( B )

A.耳廓、鼓膜与外耳道 B.外耳、中耳和内耳 C.外耳道、鼓膜和咽鼓管 D.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E.鼓室、咽鼓管和乳突小房 2.成人检查鼓膜时,须将耳廓拉向( C )

A.上 B.下 C.后上 D.后下 E.前上 3.鼓膜( E )

A.位于内耳和外耳道之间 B.为浅红色薄膜 C.属于中耳的一部分 D.与外耳道的下壁相垂直 E.其中央部略向内凹陷 4.对鼓室的描述,何者错误?( C )

A.前方经咽鼓管与咽相通 B.后方经乳突窦与乳窦小房相通 C.下壁为一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 D.上壁为鼓室盖与颅中窝相邻 E.内侧壁为迷路壁与内耳相邻

5.位于鼓室前壁的结构是( B )

A.面神经管 B.咽鼓管鼓室口 C.乳突窦 D.鼓膜 E.内耳门 6.鼓室外侧壁的结构是( B )

A.内耳 B.鼓膜 C.鼓室盖 D.有咽鼓管的开口 E.有乳突窦的开口 7.位于鼓室后壁的结构是( C )

A.面神经管 B.咽鼓管鼓室口 C.乳突窦 D.鼓膜 E.内耳门 8.关于鼓室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B )

A.为颞骨内的小腔 B.室壁为皮肤,含有耵聍腺 C.外侧壁是鼓膜 D.借咽鼓管与咽相通 E.内侧壁与内耳相邻

9.关于乳突小房的下列描述,哪项不正确?( E )

A.位于颞骨乳突内 B.是互相连通的不规则的小腔 C.内面衬有粘膜 D.腔内含气 E.经乳突窦与外耳道相通 10.关于骨迷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

A.包括骨半规管、前庭、耳蜗和蜗管 B.骨半规管有三个

C.前庭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 D.耳蜗由蜗螺旋管环绕蜗轴而成 E.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含有外淋巴 11.膜迷路( E )

A.可分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三部分 B.壶腹嵴能接受直线运动的刺激 C.球囊斑为听觉感受器 D.椭圆囊斑能接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E.其内含有内淋巴

12.内耳的听觉感受器是( C )

A.球囊斑 B.椭圆囊斑 C.螺旋器 D.壶腹嵴 E.前庭膜 13.位觉感受器是指( B )

A.膜壶腹 B.椭圆囊斑 C.骨螺旋板 D.前庭阶 E.螺旋器 14.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C )

A.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 B.外耳——>鼓膜——>鼓室空气——>蜗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卵圆窗—>内耳 E.颅骨——>耳蜗内淋巴 15.螺旋器位于( C )

A.前庭膜 B.盖膜 C.基底膜 D.耳石膜 E.卵圆窗膜 16.半规管内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E )

A.内淋巴位移 B.外淋巴位移 C.直线加速运动 D.旋转匀速运动

E.旋转变速运动

17.耳蜗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 A )

A.蜗管 B.鼓阶 C.鼓室 D.前庭阶 E.咽鼓管 四.简答题

1.简述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位置: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

形态;为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呈倾斜位,外面朝向外、前、下方。

分部:鼓膜的中心向内凹陷,称鼓膜脐。鼓膜的上1/4区为松弛部,活体观察鼓膜时,薄而松弛,呈淡红色;下3/4区为紧张部,活体观察时,坚实紧张,呈灰白色。从鼓膜脐向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2.简述鼓室各壁的结构。

上壁——盖壁,与颅中窝相邻

下壁——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起始部相隔

前壁——颈动脉壁,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咽鼓管鼓室口)→鼻咽部 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的开口→乳突窦 外侧壁——鼓膜壁,即是鼓膜

内侧壁——迷路壁,即内耳的外侧壁,上有两个孔:

卵圆孔——又称前庭窗,位于后上方。在其后上方有一弓形隆起,深处有面神经管。 圆孔——又称蜗窗,位于后下方。 3.简述内耳内感受器的位置及其功能。 内耳内有听觉感受器和位置觉感受器

1)听觉感受器,又称为螺旋器,位于蜗管的基底膜上,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2)位置觉感受器,包括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 壶腹嵴:位于膜半规管壶腹脚的壁内,嵴状隆起,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位于前庭内椭圆囊和球囊的壁内,斑状隆起,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和静止时的位置的刺激。 4.请写出声波传导的途径。

1)空气的传导: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和鼓阶的外淋巴波动→蜗管内淋巴波动→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振动→蜗神经→入脑。

2)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使其中耳蜗内淋巴产生波动,螺旋器振动。 5.为什么幼儿咽部感染易引起中耳炎?

由于幼儿咽鼓管粗短,且近水平,而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的通道,所以幼儿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色灰暗。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呈银白色。

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结节状结构。 4.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所形成的团块。 5.纤维束:起止、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聚集形成的束状结构。 6.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构。

7.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灰、白质混杂的区域,既有神经元,又有神经纤维。 8.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的下部向前内膨出。位于枕骨大孔上方,紧邻延髓。

9.边缘叶: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以及被挤到侧脑室下角的海马等结构相连成环,环绕于脑干边缘,称为边缘叶。

10.边缘系统:边缘叶与附近的皮质以及有关的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和背侧丘脑前核群等),在功能上相互都有密切的联系,统称为边缘系统。在进化上,它们是脑的古老部分,主管内脏和情绪活动、生殖行为,参与脑的记忆活动。

11.基底核:位于大脑白质深处的灰质团块,因为位于大脑的基底部而得名 12.纹状体:豆状核和尾状核因为其内部有神经纤维穿行,在其表面呈现有纹理,故而得名。 13.内囊:为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脑的水平面上呈现﹥或﹤形。 14.侧脑室:为位于每侧大脑半球内的腔隙,略呈“C”形,分为前角、后角、下角和中央

部四部分。内含脑脊液。

二、填空题

1.中枢神经系统是指_脑_______和__脊髓 ______。

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称_灰质_______,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结构则称___白质_______。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_____反射弧_______。 4.脊髓位于_椎管_内,上端与__脑(脑干)_相续,下端在成人平对第_一___腰椎体的下缘。 5.临床上第7和第10胸椎骨折可能造成 第10胸节 和 第一腰节 脊髓节段的损伤。 6.脊髓前角内含有 运动神经元 神经元,后角内含有 感觉神经元 神经元;侧角只见于 胸1 至 腰3 中间外侧核,是 交感神经 的低级中枢。

7.白质围绕在灰质的周围,借脊髓表面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即 前索,后索 和 外侧索 索,其中后索中主要有 薄束 和 楔束 。

8.薄、楔束的纤维分别来自同侧 胸5 节以下和 胸4 节以上的传导深部感觉的上行纤维,而后上行分别终止于延髓的 薄束核 和 楔束核 。

9.脑桥腹侧宽阔而膨隆,称为 脑桥基底部 ,在其正中线上有一浅沟,叫做 基底沟 ;脑

桥的基底部向两侧移行变细,称为 小脑中脚 。

10.在脑干背侧,脑桥下半和延髓上半敞开,形成 菱形 窝,即 第四脑室 底。

11.在脑干背侧,菱形窝的外侧角有结节状的隆起为 面神经丘 ,内含 展神经核 ;菱形窝的下部在中线的两侧有两个三角形突出,即 舌下神经三角 和 迷走神经三角 ,三角内分别含有 舌下神经核 和 迷走神经背核 。

12.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处分别为 薄束核 和 楔束核 ,是在脊髓后索上行

的 薄束 和 楔束 的传导中继核。

13.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位于 脊髓丘脑束 周边的后部和前部,其功能是向小脑传导 本体感觉 。

14.脊髓丘脑侧束位于白质的 外侧 索,主要传导对侧 痛觉和温度 觉。 15.脑干的灰质分散成团块状的__神经核______,其中与脑神经有关的称___脑神经核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