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读书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1:49: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谤木、肺石旁的信箱称“函”

第二节:主官与秘书的关系(典

范)

一、曹操招纳、信用秘书人才

二、诸葛亮 1.选用秘书的方法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向对方提出相互矛盾的问题,看对方的辨别能力。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反复同对方辩论一个问题,看对方的辩才和机智应变的能力。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变:请对方就某一问题出谋划策,提出咨询意见,以看对方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将面临的危险告诉他,看他勇敢程度和献身精神。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在开怀畅饮的场合,观察对方的自制能力和酒醉以后显示出来的本色。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让对方面临有利可图的机会,看对方是否廉洁奉公。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从同对方约定某件事上看对方是否守信用。

2.参署制度

(1)违覆(基本技能):发现公文中主官的批示有与国家政策违背之处,秘书人员应提出自己的看法,陈述理由,送回主官处,建议重新审改。 (2)直言:要求秘书人员对主官直谏不讳,凡发现主官在处理公务以及其他行为言论中有不当之处,都要及时指出,以避免过失。

(3)进人:要求秘书人员(主簿、书佐、掾属等)主动向主官推荐人才。

3.对秘书的提拔(作用)

(1)使有才干的秘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益于国家。

(2)使更多的秘书忠于职务,努力工

作,刻苦锻炼自己的才干,以具备条件后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寒门掌机要:在公府和地方政府中,主官位尊而大权旁落,秘书位卑而权力膨胀,形成了名实相反的主从关系。

1.实质:封建统治层内部权力之争。 2.成因:九品中正制(始自‘曹丕’),世袭制全面复辟。

·九品中正制:网络普天之下的贤士为国家所用(原意)→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后)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一、文书工作

(一)公文拟写:专门技能 1.演进

(1)公文=散文(魏晋前):抒写个人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

(2)公文、散文正式分家(‘曹操’起)

①以叙事为宗旨,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指明原由及解决方法,干脆利落,不抒情咏志。

②带有鲜明的权威性、指令性。 ③篇幅简短。

④表述明确,指示具体。 ⑤文辞朴实。

(3)公文成为一种正式的独立文体(‘曹操’后)

·文(文章、诗赋)、笔(公文)之分(意义):大大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质量,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飞跃。

(二)‘手笔’:干练而擅长拟写公文者。

1.‘沈诗任笔’:沈,沈约;任,任昉 2.任用书法家为文字秘书

(1)提高了公文字体的艺术性,使文面整洁、美观。

(2)书法艺术是我国秘书人员的优良传统之一。

(三)公文的理论研究:曹丕(最早)、刘勰(最有贡献,《文心雕龙》)

13

作用:初步构成了我国古代公文的理论体系,是文书工作乃至整个秘书工作重要发展的标志。

(四)制作制度

1.用纸制度(‘桓温帝’起) (1)重要:黄纸(加染过,以防虫蛀) (2)一般:白纸

2.卷轴制度(一大进步):左→右卷拢,能使右面文首的内容在最外面,便于展开按顺序阅读。

3.用印制度(一大进步):改‘封泥’为‘朱印(朱色水印)’,简便易行,印迹清晰易辩,不易消褪且经久耐用。 4.骑缝、押缝制度(作用):防止公文伪造,保证了其真实性。

(1)骑缝:在两张粘连的公文纸的连接处‘加盖印章’。

(2)押缝/字/尾:在两张公文纸的粘连处or公文末尾处‘署名’。 5.连/联署制度: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表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勾检制度(‘比部’<尚书台>的‘比部郎中’<主官>):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颁发的下行文。

7.帖敕(变通的批阅制度,南北朝时昏君荒于朝政下的产物):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判行。

8.一文一事制度(主要原则之一):一件公文只直叙一件事,不同的事由不能混于一文。

(1)演进:一文数事(秦汉)→多为一文一事(曹操)→一文一事成为定制(东晋,桓温帝)

(2)作用:防止了行文关系错乱,提高了公文的准确性、时效性,加速了公文的运转。

(五)公文文体(新增) 1.下行文

(1)皇帝(演进) ①敕

A.汉:官长→下属,祖父→子孙 B.南北朝起:皇帝向臣属、地方颁布命令的文体。

·北周,李德林<内史上士>:制书→天制,敕→天敕

②令:简短,文字要求凝练、准确,口气坚决,不能含糊。 A.西周:命=令

B.战国:命、誓、诰=令

C.秦:皇后、太子下达的文件(令→诏)

D.汉:诸侯王下达的文书。 E.魏晋:上级官府发给下级官府的命令。

F.北周(北朝):监国期间,皇太子颁发的文书。

(2)各级政府

①符:上级官府发送给‘非隶属’下级官府的文书。

②帖:官府对吏民颁发的文书(南北朝:征用兵役、徭役的文书)

2.上行文

(1)臣属呈送皇帝(新增) ①启事:官员向皇帝、下级官员向上司(后)陈述事情的文书。 ②笺(奏)(≈表)(演进) A.东汉:好用。

B.南北朝:百官递呈皇后、太子、诸王的公文。

(2)各级政府

①牒:下级政府送呈上级政府的报告、请示类文书。

②笺记:官员向上司提呈的公文。 ③行状(演进)

A.汉:‘门生旧友’为‘亡故主人’所撰写的其一生行事的叙述,以上奏朝廷,请赐予谥号or供史官作传记之用,并可作为写铭志时的原始材料。内容须写死者的姓名、籍贯、世系身份、生卒年月、一生大略事迹。 B.魏晋:‘中正官’撰写于‘谱牒’中的言行表现、才能高下、道德优劣的评语。

3.平行文

(1)关(文):质询。

(2)敕≈‘移书’、‘移文’ (3)(国)书(南北朝):先后28个小国之间相互往来的文书。

二、档案工作

(一)破坏(背景:社会动荡,战乱连绵,大量档案被毁,频繁的政权更迭)

1.董卓(公元190年)逼皇帝和百姓迁往长安,焚烧都城洛阳,两汉积累下来的大量档案被付之一炬。 2.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晋室南渡。 3.南方东晋、宋、齐、梁、陈的更迭。

(二)保护

1.各王朝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曹丕)鉴于档案对建立、稳固政权的重要作用,注意其保护。

2.一些官员、士人曾担任过秘书官职,接触过大量的文书档案,利用职务之便,收集并抄录档案,藏于家中,世代相继,编辑成集,客观上为档案的保存、流传做出了贡献。

3.各政权建立档案库(东观<魏蜀吴均建有>、秘府<其他王朝>、籍库<梁>),一些重要档案的副本收藏于宗庙、尚书省等处。

(三)利用

1.修史,私家修史之风比两汉盛行。 (1)官方:《魏书》(北齐)、《十六国春秋》(北魏)、《名臣奏议》(曹魏) ·基础:起居注、奏、疏、诏、令 (2)私家:《晋书》

2.编修地方志:《华阳国志》(东晋,常璩)

(四)谱牒文书(最多) 1.根源:九品中正制 2.种类

(1)各大家族编修的族谱、家谱,详录一族、一家的世系。‘中正官’备有多份副本。

机构(梁武帝):谱局

(2)记载‘士族个人’情况的谱牒(≈现代的人事档案),副本藏于‘司徒府’(内容)

14

①家世(主):祖辈资历、功名、爵位。 ②行状(次):同上述。

③品级:根据①、②所划定的等级。

简答题

1.寒门掌机要的成因和后果 (1)成因:①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很快演变成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致使大量人才收到压抑、埋没,出身贵族的主官腐败无能,处处依赖秘书官员。②出身寒门的秘书凭借自身实力和才干进入权力圈。

(2)结果:在公府和地方政府中,主官位尊而大权旁落,秘书位卑而权力膨胀,形成了名实相反的主从关系。

2.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工作大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从主观上来说,统治者要实现其政治目标,需要掌握和充分利用文书这一发号施令、指挥政务的工具,对文书工作高度重视。

(2)从客观上来说:①造纸技术进一步发展,大量质优价廉的纸张被用于书写,提高了文书工作效率。②笔、墨等书写工具有了显著改进。③汉字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比隶书更便于书写的楷书、草书和行书。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设门下省分中书省之权?

(1)随着中书省的势力扩张,欧诺个晋朝起,皇帝都力图吸取前代的经验,设法限制、分散中书省的职权,以防止它成为实权机构,与自己争权。 (2)晋朝皇帝将皇宫中的侍中、常侍等秘书官员组成了一个新的秘书机构——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纳诏命,办理交付事项等。 (3)宋文帝起,门下省的主官侍中始掌奏事,直侍皇帝左右,掌管殿内门下众事,议论朝政,参与政务,过问朝廷大小事务。这样,侍中主管的门下省就分掌了中书省的一部门秘书工作,分散、限制了中书省的权力。

4.与散文分流后,公文表现出哪些特点?

(1)以叙事为宗旨,开门见山,直叙其事,指明原由及解决方法,干脆利落,不抒情咏志。

(2)带有鲜明的权威性、指令性。 (3)篇幅简短。

(4)表述明确,指示具体。 (5)文辞朴实。

5.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文书工作制度有哪些? (1)公文用纸制度 (2)用印制度 (3)连署制度 (4)骑缝、押缝制度 (5)勾检制度 (6)帖敕

(7)一文一事制度 (8)卷轴制度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文体有哪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公文文体基本沿袭两汉而有所增损。 (1)下行文 ①王命文书:敕、令 ②各级政府:符、帖 (2)上行文

①臣属呈送皇帝:除沿用汉代的章、奏、表、疏、议、状、书等外,新增启事、笺

②各级政府:牒、笺记、行状 (3)平行文:关、敕、书

论述题

1.叙述尚书台演变为三省的过程 曹操为了削弱尚书台的力量,设立了秘书令、秘书丞,曹丕改称秘书令为中书令,又增设中书监一职,其官署称作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掌管奏章,记录朝廷大事,参与政务。随着中书省势力的扩张,从晋朝起,皇帝为了限制、分散中书省的职权,组建了一个新的秘书机构——门下省。南北朝时,为了制约中书、门下两省,统治者将尚书台升格为尚书省,成为

中央政府执行政务的总机构。自此,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初步形成,各自承担一部分秘书工作,互相牵制。

2.为何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大发展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了防止秘书机构的权力,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使中央秘书机构初步发展为中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监督、制约的部门。这一时期,统治者高度重视秘书工作,使秘书机构的作用显得很突出。有作为的政治家开始重视协调和秘书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导致优秀的秘书人才辈出。

公文写作开始和其他文体分流,成为一种独立的应用文体,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因而涌现出许多专事公文写作的“手笔”,开始了对公文进行理论总结和研究。纸张成为公文拟写唯一材料,形成了许多新的公文制作制度。

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秘书工作大发展的时期。

15

第五章:唐、宋(成熟)

第一、二节:秘书机构(朝廷、皇

宫)

一、隋(公元581年,杨坚<北周>):三省六部制

1.设‘三师’、‘三公’、‘三省’,‘秘书省’、‘内侍省’

2.避名讳:中书省→内史省,侍中(门下省)→纳言 3.结构:为后世沿袭

(1)三省:门下省、内史省、尚书省 (2)六部(尚书省):吏、兵、礼、工、都官、度支

二、唐:恢复(内史省→中书省,纳言→侍中)

(一)中央(三省):承担一部分秘书职能 1.机构

(1)中书省(草拟):中书出令 <1>职责

①上→下:负责草拟国家的军政命令,以皇帝制、诏、敕等名义制作。 ②下→上:凡政府各部门和地方官府上呈的奏章表状等,由其呈送皇帝,并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批答。 <2>官职

①中书舍人(五品) A.主官:中书令

B.实质:皇帝的高级秘书

C.人数演进:隋初(4人)<(内史)舍人→中书舍人>→隋后(8人)→唐(6人)

·6人分工:最尊长→‘阁老’,负责全面事务;1人→负责制诏和‘政事堂’事务;4人→分掌各方奏章文书等事务 D.职责

a.初读中央政府各司和各地官员的奏章表议,提出处理意见,后呈进皇帝。 b.负责起草诏、制、敕、玺书、册命等皇帝颁发的文书,进呈皇帝批准后,按规定发有关部门执行。

c.发现下达的制、诏、敕等文书在执行过程中有误,有责任向皇帝奏明,

并加以改正,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 d.逢有百官集会、朝廷大典时,侍从皇帝左右,代表皇帝接受百官的表状。 e.在朝堂上宣读皇帝的册封、赏赐诏命;作为特使慰问有功的将帅和国家的贵宾。

②通事舍人(16人)(≈谒者) A.皇帝临朝or朝廷大典时,负责引见、通奏、安排百官的进退、位次排列,接受四方通表。

B.代表皇帝慰劳出师的军队,按月慰问将军的家属。 C.造访名士、长者。 D.迎接回朝的军队。

③起居舍人/右史(侍立于右)(2人,从六品)+起居郎/左史(侍立于左)(门下省)

A.凡皇帝登正殿、议论政事时,立右侧负责记录。

B.随时记录皇帝的言论、起居、命令、上呈章奏、封拜、重要政事。 C.季终,将所记之册移送史官,作为编修国史的原始资料。

(2)门下省(审核):门下审议 <1>职责

①同意:‘侍中’(主官)签字→‘中书省’签字→‘皇帝’批准→‘尚书省’转发相关部门执行

②不同意(封驳权):封,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驳,驳正百官有违误的奏、章、表、状。 <2>官职 ①主官:侍中

A.称谓说明:一度改称‘左相’,仅为加衔,须加官衔‘同平章事’方为宰相。

B.职责:负责出纳帝命,顾问答对,慰问朝拜的大臣,监修起居注,审定并主持六品↓文武官员的授职仪式。 ②副手:门下侍郎(=黄门侍郎,实际主官)(负责掌管机密文件,备皇帝顾问,审议中书省拟写的制、诏等公文) ③其他

A.给事中(正五品)(<侍中):封驳权,‘驳正违失’

B.典仪(≈通事舍人):偏重于负责礼仪性的事务。

C.符宝郎(4人):掌管皇帝御玺和朝廷符节。

(3)尚书省(转发执行):尚书执行 <1>主官:尚书仆射

·演进:尚书令(隋)→取消‘尚书令’,仅设‘左、右尚书仆射’,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唐太宗)→须加官衔‘同中书门下章事’(唐玄宗后)

<2>尚书仆射下设机构:都省(≈办公室)

·官员层级:(左、右丞,左、右司郎中)→都事

①左、右丞:分管六部(吏、兵、户、刑、礼)

②左、右司郎中(≈办公室正主任),员外郎(≈办公室副主任):总管所隶属部门的事务

③都事(≈秘书科长):负责收文、转发文书,稽察缺失,监印等工作 ·沿革:尚书都令史(两晋南北朝)→尚书都事(隋)→都事(唐)

2.结构:金字塔(等级森严,高级秘书vs一般秘书人员)

地位 升迁 业务 备注 高级后行→ 秘书 尊荣 中行→ 不精 前行 通 一般实际日常 秘书低微 难 精通 事务的承 人员 担者 ·前行(吏+兵)、中行(户+刑)、后行(礼+工):省内各部的官员并非长期在一个部中任职,而是根据资历,前行→中行→后行的循序升转。

3.意义:古代秘书工作成熟的标志之一

(1)提高了文件的准确性。 (2)使三省相互制约,防止秘书机构扩大为独立的决策机构,以保证皇权。

(二)皇宫

1.翰林学士/内相(唐玄宗~朱元璋):最荣耀

(1)由来:限制三省施政、决策

16

·演进(唐玄宗时期):翰林待诏/供奉+‘集贤院’(初年,协助中书省官员批答四方章、表、疏、议)→改‘翰林待诏/供奉’为‘翰林学士’,并于宫内设‘学士院’(开元26年)

(2)职权

①直接受皇帝管辖,受皇帝宣召、顾问应对、拟制制诏。

A.行政系统以外的差遣,不计官阶,也无官署,只轮流在‘学士院’内值宿,以待皇帝随时宣召。 B.内制vs外制

·内制/白麻:‘翰林学士’写于‘白麻纸’

·外制:‘中书舍人’写于‘黄纸’ ②接待、引见藩国使者or大臣进谒皇帝。

(3)待遇:甚为皇帝恩宠。 (4)选拔:朝官(校书郎~诸曹的尚书)、文学名士

(5)晋升:知制诰(≈代理中书舍人)(学士入院一年,经考试<拟写制诏等能力,试毕封进,由皇帝批阅>合格者,次日宣授,由‘中书省’设宴庆贺)→中书舍人→相

2.宦官秘书(演进)

①唐太宗:明令宦官不得参政,不授予高官。

·机构(‘内侍省’):只为皇帝的生活服务。

②唐中期以后

A.宰相成为由多人(三省长官+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组成的一个群体。

B.积极启用亲近的臣子,如翰林学士、宦官。

a.唐代宗:南衙北司之争(设‘内枢密使’,一些宦官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参与政务,常与朝官发生冲突) b.唐德宗:授予宦官兵权,甚至统领禁官,外出监军、出使。

c.唐后期:操纵皇帝生死,重蹈了东汉宦官专权乱政的覆辙,成为唐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