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徐健顺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江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7:1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

《江南》

徐健顺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又非常奇怪的小诗。优美是共识,在此不论了,奇怪在于它的写法和它的押韵。

面对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是判明它的文体,因为不同的文体,其表达涵义的手段不同,尤其是声韵的意义的机制不同。比如古体诗可以换韵,换韵多半在不同的声调之间进行,韵脚声调的转换就是古体诗用来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但是近体诗不能换韵,用什么样的韵就更为重要了。

这首诗属于古体诗,是汉乐府。这对于理解这首诗的意义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最发达的乐府诗有三种:《诗经》、汉乐府、南朝乐府。这三种乐府在当时的呈现形态各不相同。

《诗经》呈现为比较庞大的乐队、舞队、唱队的配合,多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尽管诗歌的内容并不完全庄重)。它是礼乐文化的一部分,经常配合“礼”的进行。《诗经》中有很多讽刺批判呼吁痛哭的内容,唱诗和听诗、观诗的人也是郑重其事地欣赏、思考、吸收诗歌的内容的。这也是“采诗”的意义所在:观民风、知民俗、感民苦。

汉乐府名义上是继承了《诗经》的传统,实际上有所变化。汉乐府除了《郊祀歌》、《安世房中歌》等有雅颂传统之外,“风”的一部分演变为宴享之乐,无论其来源如何,最终是在贵族的酒席宴上表演的。这种表演不属于“礼”的范畴,而是比较单纯的娱乐。

这些汉乐府基本上呈现为音乐剧的形式:有伴奏、有歌唱、有表演,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情节、有人物,最少也是两个人物。有对话,有旁白。最大的音乐剧是《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最小的音乐剧是《枯鱼过河泣》这样的五言四句诗,也是有人物、有情节、有对话的:

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 相教慎出入。

现在出土的很多汉代的画像砖、壁画等,都描绘了汉乐府表演时的状况。在这些画里,伴奏和表演的人往往都不是一个人。

音乐剧的表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部分汉乐府的民歌性质。民歌是一个人唱的,或者两个人对唱的,很少存在表演情节的功能,不用来娱乐别人,只是自己情感的抒发。音乐剧却是多人配合,有领唱有合唱有独唱,有旁白有自白有对话,有情节有人物有表演的,是用来娱乐别人的。

汉乐府中的一些诗有戏谑调笑的成分,像《有所思》、《陌上桑》、《枯鱼过河泣》等,甚至《孤儿行》的前言不搭后语,也令人怀疑有戏谑的成分。那些反映民生疾苦的、批判统治阶级罪恶的诗,是否也应该从娱乐的角度重新思考?

《江南》属于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辞”,始见于《宋书·志十一·乐三》:

《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硃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看得出来,相和歌是自民间采集来以后,经过了乐工改造的。汉乐府中不仅相和歌是这样。这些改造,涉及内容和形式,尤其是要改成音乐剧的形式,其改动的幅度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我们要从改编后的音乐剧的角度,而不是原生态民歌的角度来理解《江南》。

相和歌都不是一个人表演的。有伴奏是肯定的,演唱的人只有一个吗?我们应该把上述记载完整地研究: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时有宋容华者,清彻好声,善唱此曲,当时特妙。自晋以来,不复传,遂绝。《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本十七曲,硃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 “但歌”就是只唱、无伴奏的意思,“一人唱,三人和”,后面“丝竹更相和”的“更”字,即指在此基础之上又复增加的意思。所以相和歌除了丝竹之外,是有人声相和的。“执节者歌”的意思,是“执节者”领唱。《通典·乐志二》:

《相和》,汉旧曲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更递夜宿。为十七曲,朱生、宋识、列和等复合之为十三曲。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又有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魏世三调歌辞之类是也。魏晋之代,有孙氏善歌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素[善]弹筝,朱生善琵琶,尤发新声。 “相和歌”就是在原人声相和的基础上加上伴奏,所以“宋识善击节唱和”,有“唱”有“和”,“唱”即领唱的意思。歌舞剧的要求也是要多人参与演唱的。有主有次,有领有和,那是没关系的。

现在我们知道《江南》是一个小歌舞剧,有伴奏,有领唱,有和唱,还有舞蹈。我们还知道一共有几个人,是五个人。我们还知道她们是怎么站位的,是执节者站中间,四人各站四方。我们还知道她们是怎么唱的。前三句是执节者唱的,后四句是执节者分别跟四方的人和唱的。我们还可以知道旋律的很多细节,如下。

第一句“江南可采莲”,两个平声字之后,连续两个上声字,再接平声字。上声字在古代基本上是转折调,有婉转亲密喜爱之意,所谓“上声高呼猛烈强”,只是在部分地区的部分情况。此事说起来很复杂,当另文撰述。总之这一句的声调比较婉转,诗的开场比较低调。

第二句“莲叶何田田”。一个“何”字取代了“可”字,加了个单立人,意思迥然不同了。“可”是一般般的意思,“何”是赞扬、惊叹:怎么那么??这句诗,除了“叶”是入声字之外,全部是阳平字。这一句比前一句高调。是啊,江南可采莲没什么了不起,江北也可以采莲。而江南了不起的是,那莲叶怎么就那么多呢?那么一大片呢?由此可知,第一句旋律的基本音高低,第二句旋律的基本音高要高。吟诵的旋律发展手法主要是模进和对称,这里当用模进。

第一句低,第二句高,第三句当然又是低。“鱼戏莲叶间”,又是一般般的交代情况。它是为后面做铺垫准备的。

下面四句,最令人不解的是,换韵了。东西南北四个字中,明明有个“南”字是合韵的,这首诗如果以“南”字结束,就全诗一韵到底,非常舒服。可是怎么以“北”字结束呢?这件事引起了古今很多人的兴趣和猜测。说抄错了,是最容易的,但是找不到证据。还有人说是音乐的要求,有人模糊地说是情趣。

前面说《江南》是小歌舞剧,有唱和的。很像是一人唱,四人和,四人分站四方,与主唱呼应。主唱唱前三句,与四人和唱后四句。

那么为什么要以“北”结束呢?这首诗一共只有两个入声字:叶、北。最后一句是连续两个入声字结尾。入声押韵是最宽的,通押的现象最多,为什么呢?就因为入声是短音,韵母很短,还没听明白,就结束了,所以可以通押。入声韵最重要的,就是顿挫的感觉。两

个入声字,把顿挫的感觉表达得很强烈。这就是下场前的“亮相”。不要以为“亮相”只是上场的事,中国戏曲的传统,在下场前也要有个“亮相”,胜有胜相,败有败相。“亮相”是表演开始或结束时的一个突然停顿。这是中国表演艺术的传统。所以,以“叶北”结束,是以入声字配合结束时的“亮相”,随即下场。这是表演的要求造成的换韵。

还有一个,是主人坐北朝南。汉乐府的表演是四面舞台,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最后,要向主人行礼。为什么别的诗不用入声来结尾呢?因为别的诗的唱法、舞法,不像这首诗这么站。这种五人分站四方的队形,特别不容易取齐。所以要在声音上取齐,辅助结束。

但这样一来,最后一句就得是五人齐唱的,但这又与前面三句均为两人和不同,而且北方那人没有和的机会了。结论呢,就是一定有重复。要么是大家一起重复最后一句,要么是大家一起重复最后四句。只有重复,才能即和了又亮相了。

这四句旋律的基本音高,显然以第三句为最低,因为四句的前四字完全一样,就看最后一字,“南”是其中唯一的阳平字。在普通话吟诵的时候,我考虑到此处本身的涵义不大,而又与普通话相矛盾,所以做了相反的选择,以第三句为最高。由此前推,第二句的旋律当最低,第一句居中。这样才有起伏跌宕。

根据上面的分析,再依字行腔,《江南》的吟诵很容易就可以出来了。吟诵的时候要记得是歌舞剧,要有表演,最好有舞蹈,多人相配合,四方呼应,这样一首两千年前的诗歌就活灵活现地再现出来了:

3 3 5 3 2 3 5 6 1 — — — .

江 南 可 采 莲

6 6 0 5 6 i 6 i 6 i 6 5 5 — — 莲 叶 何 田 田 3 3 2 3 5 5 0 6 1 — — — .鱼 戏 莲 叶 间 3 3 3 2 3 3 3 3 2 1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6 6 6 5 6 i 6 6 6 5 3 0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3 3 3 2 3 3 3 3 2 1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6 6 6 5 6 i 6 i i 6 5 6 6 0 3 0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为什么中国的乐谱不发达?因为我们早已超越了乐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