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3:38: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远程教育导论》
一、题目 (一)简答
题: 70分
1、简述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答: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远程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的模式,有着不尽相同的方式和手段,存在许多的相异性。而远程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下,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生学的行为活动相对来说是处在分离的状态下的,通过媒体传播交互系统中;而我们的传统教育一般是指校园课堂里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授课教育学习。现代的远程教育系统中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方式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我们的传统教育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学习是集体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听课中随时随地心里都可能有疑问,学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问老师。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所所存在的联系:
一、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组成形式是一致的,由三大要数构成: 1)要有授课者2)要有学习者3)授课者和学习者必须有共同目标。 二、传统教育与我们校园里的远程教育均具备正规教育的基本特性。
三、综合来说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有各自优劣势,作为教育者应扬长补短、跟上时代发展需求、达到教育本身最佳效果。 2、简述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答:依据教育部信息显示,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1)基础教育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3)普通高等教育4)成人教育。而成人教育里既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职业技术教育。由此,准确的分类是按照院校类型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分为以下两种: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个是对青少年的职前教育,另一个则是对已进入职社会的成年人再教育。
3、简述远程教育、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三者的关系
答:一:远程教育,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求学者。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进行学习交流。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招生对象不受年龄和先前学历限制,为广大已步入社会的群众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
二:远程教学,又叫做电子教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它是为通过网络渠道来执行远距离教学。远程教学相对来说更方便实惠些并且不受地理因素的束缚远程教育在时间上更加富有弹性并且能传送到任何地方,所以它能为那些受限于时间或距离问题而每月办法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求学者提供了方便。
三:远程学习以自学为主,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与
教师、同学是分离的,没有教室,更没有课堂的气氛,这些因素会使得很多刚刚开始远程学习的学生遇到一些困难或有些不习惯。因此远程学习要求学习者首先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始终保持自发的学习动力。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社会从业人员,他们都是为了提高学历、增加技能、扩展职业范围等。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主动探索的精神。成人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确定在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并逐渐适应学习方式。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这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4、简述魏德迈独立学习理论的远程学习系统具备的六个特征。 答:1)学生和教师分离;
2)正常的教与学的过程是以文字或其他媒体进行的; 3)教是个别进行的;
4)学习通过学生的活动发生;
5)学习是在学生自身环境条件中进行的;
6)学生对他自己的学习负责,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 5、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基本学习观。 答: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在于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使他们能够自我督促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独立的个体;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极高的创新精神。由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教育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下面我们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现。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理解、假设和假说,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法则。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给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每个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有所不同。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而构建起来。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所谓“知识”只是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3)课本知识,只是一种抽象的诠释,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确切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受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应该灵活多变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让学生接受吸收。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实践理解吸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同时也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解释现实的,每个人的经验是用他自己的实践总结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产生这些经验的过程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导致每个个体对外界的见解也各不同。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
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理解加于运用,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的过程应该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任何学习都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理解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就外部信息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建构成的。所以,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从上述建构主义学习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可以看出,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传统的教学,学生倾向于选择对他们没有难度的任务。而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要求体现认知复杂性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运用,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正确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管理任务。显然,如果学生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但建构主义教学也不能一下子完全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因为,高度认知复杂性的学习环境可能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
3) 学生应该认识到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和习惯。学生应该积极地融入到建构主义教学日程中,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方式中。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要有:
1)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因而教学要增进师学生之间的合作。因此,合作学习受到了建构主义的广泛重视。
2)学习者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因而不同的人看到的可能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所以,对于事务的理解应是多面性的。教学应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变的更加丰富和全面。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授予,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理解和转换。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因此,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的,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由于具体问题往往都同时与多个概念理论相关,所以,它们主张弱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由于这种教学过程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因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