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一册总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1:52: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目:信息技术 年级:七年级

第一课 计算机的过去与未来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明确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各阶段的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与特点 了解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过程与方法:

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探究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培养对计算机的历史、未来发展有较强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各个阶段计算机的特点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概念

2各阶段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部件 ○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什么是信息技术)

并提出信息技术的概念,指出信息技术应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解释英文字符IT就是表示信息技术。

2. 讲授新课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通过图片介绍)

计算机的起先发明主要目的是为了计算,列举中国与国外在发明计算机前使用什么的工具用来计算。 ENIAC:重30吨(不到1公斤的笔记本重量减轻了几十万倍),速度每秒为5000次加法或者400此乘法(现在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亿次),体积大,耗电量大。 电脑之父:冯 诺依曼

计算机根据所组成元器件分四代计算机: 1.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第四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根据功能大小分: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注意我们家庭生活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属于哪种机型?PC所表示的含义?(个人计算机)

介绍计算机的未来

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多媒体化。

1

未来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将更快,体积更小,形式更多样,功能更强大 (观看未来技术的视频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3. 总结新课

第二课 学会组装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2、了解计算机中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3、掌握存储器单位及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图片或实物识别计算机的各种常见硬件设备; 2、进能行简单的存储单位换算;

3、能利用网络或其它方法手段了解计算机硬件配制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勇于实践精神; 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了解主要部件作用。 教学难点:

存储器容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 三、教学准备

1、计算机常的硬件设备图片及实物若干; 2、拆开的,能用的主机设备一套; 3、存储容量换算的题目若干; 4、教学ppt一份

2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家里有电脑吗? 学生一小部分学生举手。 思考师:那你能说说看,你家里的电脑和我们教室里的回答。 电脑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可能会从外观,颜色,体积等各种方面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了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家里多了打印机等等,但我们也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会有一个显示器,一个主机,以及鼠标、键盘等等,可见,一台完整的电脑是由很多部件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各种部件。 初步探索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学生的。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而软思考件是指控制计算机运行的操作指令、数据等。两回答。 者缺一不可。 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预习一下书本P5的图2-1,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硬件。 2、展示幻灯片,依次出现显示器、主机、音箱、鼠标、键盘等图片,请学生回答出他们的名字以及功能。 请4-5个学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学习能力非常好,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了计算机这些硬件的名字,现在请你对着你面前的计算机实物,再次说出它的各部件的名字,谁自告奋勇先来呢? 深入探索 计算机设备中,比较复杂的是主机。打开主机箱,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部件, 通过和听同学介绍,已经对计算机硬件有了初步了解,平时大家买电脑也常常说要买个奔四的或者双核的,这里说的奔四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它指的是什么呢?对,它指的是我们电脑的核心-中央处理器,也就是cpu。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们想见识一下中央处理器的庐山真面目吗?如图2-3。 1)主机板:是主机各个部件连接的通道,主机内大多数设备都得通过它连在一起,如图2-4,3

学生通过课本和ppt学习主机中的各个部件 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课主题。 通过书本图片和实物部件展示来加深学生对各部件的认识,突破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