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元禅宗绘画[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0:5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期刊原文

试论宋元禅宗绘画[1]

严雅美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 中华佛学研究所第4期 (p207-260)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p. 207

提要

宋元禅宗绘画为艺术史界讨论已久的课题,然而其所论焦点大都集中在宋元禅宗绘画的风格形式上,较少论及其文化层面。因此,笔者拟用文化史的观念,尝试从禅宗文献中整理出有关绘画的资料,并配合传世的画迹,阐明这类绘画的具体性格与功能;并透过宋元禅僧的绘画观,探讨其所反映的宋元禅宗文化之一般。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二部:前半部侧重在史料的汇整及禅宗绘画性格功能的考察;后半则透过宋元禅僧的绘画观,探讨崛起于北宋末期的临济宗杨岐派,在教义上为禅宗绘画的盛行提供了生长环境,并构成宋元禅宗文化的特殊部分。

关键词:1.宋元 2.禅宗 3.禅宗绘画 4.杨岐派 p. 208

一、前言

传世的宋元文物中,有一批为数不少的绘画作品,在题材或风格上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又和禅宗有直接的关联。然而这些与禅宗相关的绘画由于其外貌和一般所谓的佛教艺术相当不同,且禅宗号称「教外别传」,与其它佛教宗派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一般艺术史研究者时常未将其视为宗教艺术来探讨,而侧重其风格传承的研究。[2]然而禅宗绘画毕竟生于宗教的环境,有其做为宗教艺术的功能,并反映了宋元禅宗文化的一般。[3]本文拟以文献史料的搜寻整理为主,再配合传世的禅宗绘画,探究这类画作的性格与功能;并透过宋元禅僧的绘画观,以一窥其背后所反映的宗教文化特色。

二、禅宗绘画的定义

一般著作论及禅宗绘画,都喜称之以「禅画」一词,然而按中国古籍并无「禅画」一词的使用。就笔者目前所知,就是在日本方面的古典文献之中,「禅画」一词的使用也并不多见,暂时无法厘清其来由及原始定义。 [4] p. 209

所以在本文之中,以任何具体形式和禅宗直接相关的绘画,都以「禅宗绘画」暂称。而这些「禅宗绘画」,是指:

一、禅僧所绘制的作品:如牧溪、玉涧等人的作品(图1、图2),以及其它可以推知为佚名禅僧所作的墨戏。

二、有禅僧题赞或题跋的绘画作品:如高然晖的山水画,以及文献上记载有禅僧题跋的小米山水等等。

三、题材上明显为禅宗题材,而且可能具有宗教功能的作品。如顶相,散圣图与祖师图、佛菩萨等等。

在上述第二类作品中,有些在创作之初可能与禅宗并无关联,但因在禅宗内部受到重视,或者合乎禅宗的审美标准而与禅宗产生了联系。[5]其余虽然为禅宗题材,但是作者、风格与题赞者皆没有和禅宗直接相关者,如马远的《洞山》、《法眼》(图3)与《云门》三祖师像,以及传马公显的《药山李翱问答图》等,风格既为典型的南宋画院风格,作者为纯粹的院派画家,题赞者又是皇后杨妹子,因此充其量只能称之为受禅宗影响而产生的绘画,而非禅宗绘画。

这些禅宗绘画的创作风格多半以水墨减笔为主,却也有不少其它风格的存在。[6]而这些绘画虽然与禅宗皆有直接的关联,然而就教义与宗教功能来说,也有亲疏之别。

三、禅宗绘画的性格

如上所述,禅宗绘画的题材和风格存在相当的变化,仔细的分类研究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与时间。但是如果从宋元禅僧的语录配合今日传世的禅宗绘画观之,可以先从所有的禅宗绘画中大略抽离出两类性格不同的作品: p. 210

一为禅宗人物画;一为墨戏。这两类禅宗绘画在禅宗社会里的意义与地位有微妙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反映在禅僧身上,又表现了宋元禅僧全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一)禅宗人物画

在宋元禅僧的语录中,有关绘画的记载甚多,其中还有三种专门收录画赞的文类。这三种文类,各为「真赞」(包括「自述真赞」)、「佛祖赞」(或是赞佛祖)以及「赞禅会图(或祖会图)」。其中「真赞」及「自述真赞」的起源最早,普遍见于各宗的禅僧语录之中。「佛祖赞」则以南宋初年的《大慧宗杲禅师语录》为最早,此后几乎所有杨岐派禅僧的语录,都收录此类画赞,而在其它宗派禅僧的语录中却极为少见。至于「赞禅会图(或祖会图)」,性质与「佛祖赞」相类,有时附于「佛祖赞」中。这三类画赞有时集录在一起,应是代表了题有这三种画赞的作品,其意义较为接近。

这些画赞的特征,在于所赞的作品绝对仅限于有关禅宗的人物画,并与其它题有偈颂等韵文的画类清楚的划分,自成一种独特的类别。[7]而从题有以上三种画赞的画类观之,可以发现以下的现象:

题有「真赞」或「自述真赞」的绘画,都是禅宗祖师像、顶相与禅师像等肖像作品。而所谓「真」,也就是真仪的简称,是为肖像之意。如北宋末年《圜悟佛果禅师语录》的真赞类,就是克勤为〈六祖大师〉、〈杨岐和尚〉、〈白云端和尚〉等禅宗祖师像,以及自像所题的赞语。 [8] p. 211

又如今日所传的《无准禅师像》(图4)、《中峰明本像》(图5)等,都是属于此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