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卷(一)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4 2:34: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 扭转了在边境的军事弱势 C. 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 D. 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军队数量多,军费支出庞大,这样现象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A项正确。宋朝没有扭转在边境的军事弱势,排除B。宋朝没有出现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排除C。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与材料的宋仁宗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3.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 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 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 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清末新政有一定的效果,故A项错误;“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可见新政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假改革真独裁”,故C项错误;新政措施有一定的时代性,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清末新政

24.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同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

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 凡尔赛会议 B. 慕尼黑会议

C. 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 缔结《非战公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慕尼黑会议践踏弱小国家利益,标志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壮大了德国法西斯势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根据材料“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国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慕尼黑会议,B选项符合题意。凡尔赛会议的核心是处置德国问题,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D选项排除。

25.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中国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大理院长王宠惠。广州军政府的代表伍朝枢因抵制北京政府的命令没有赴会。另有全国各派团公推的“民众代表”余日章、蒋梦麟二人,加上随员、顾问等代表团人员多达132人。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内部纷争导致国家主权的丧失 B. 民族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 C. 各种政治力量已开始走向团结 D. 国际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代表团包括“全国各派团公推的‘民众代表’”和参加华盛顿会议是为了收回中国主权等信息来看,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国家主权的丧失”是因“内部纷争”所致,排除A项;从“广州军政府的代表伍朝枢因抵制北京政府的命令没有赴会”来看,不同政治力量并没有走向团结,排除C项;材料

没有反映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

26.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统合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影响,重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1)难度不大,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紧扣“汉晋”,即可明确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两个,一个是汉朝的察举制,一个是晋朝的九品中正制。对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的考查,重在回答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即可。

(2)首先明确回答的角度,“政治”“思想”及“整体”的功能,然后紧扣材料二,“政治”方面强调的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思想”方面强调的是“儒家正统观念”,“整体”方面强调的是“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

(3)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而展开具体阐述,难度不大,注意回答的全面性。 【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

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

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

的——《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

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材料三 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