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保险的外延与内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19: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社会保险的外延与内涵 我国

●生育社会保险

●老年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疾病社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工伤社会保险 ●失业社会保险

残障、死亡危险?

2.产生

⑴ 19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阶级矛盾,斗争,安抚 ⑵ 产生标志:

德国 ● 1883年,《疾病保险法》 ● 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 ● 1889年,《老年与残疾保险法》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产生

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特殊层次:针对我国军人及其家属)

第二章 社会保险基金

一、社会保险基金内涵及其来源 1. 内涵

社会保险基金:

是国家为主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专项资金。

■工伤社会保险 ●个人无需缴费

● 企业投保费率:差别费率、基准费率、浮动费率

●差别费率:不同行业、工作环境、发生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程度 ●基准费率:0.5%(一类)、1%(二类)、2%(三类) ●浮动费率:一定时期内,实际情况,提高或降低 一类行业不浮动 ⑶我国常见的缴费基数:工资

①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 ②本单位第一个月工资总额 ③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④本人第一个月工资

⑤上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

⑷免缴规定

●上限: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做法:超过上限的,以上限作为缴费基数 ●下限: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

做法:不足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

2.基金运营四大原则 ⑴专款专用

① 能支付社会保险金、社会保险办公机构部分办公费用

②不同险种的基金之间也不能相互挪用

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 1. 现收现付模式

2. 基金积累模式(完全积累模式) 3. 部分积累模式 思考:

从基金规模、管理难易程度、对未来影响因素的预测难易程度、受通货膨胀影响程度、基金运营难度、社会共济性程度、权利与义务对等程度等七个方面,比较这三种模式的特点。

思考:

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从费率变动频率、支付危机发生概率这两个角度,比较:在养老保险中运用这三种模式的特点。

中国现状:

养老保险、医疗:部分积累模式 失业、工伤、生育:现收现付模式 思考:

为什么基本养老保险不能实行现收现付模式? 人口老龄化现状→现收现付模式不合适

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 1. 社会统筹模式 2. 个人账户模式

3.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

137第三章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比原来的计算方法,新计算方法有何优点?

●当地平均工资水平(领取养老金时期、退休前一年) ●本人缴费工资水平(相对值) ●缴费时间长短 优点?

●更具激励性(缴费工资、缴费年限) ●更具公平性(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

3. 企业是否可以和职工约定规避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 ⑴《劳动法》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⑵《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新成立,成立之日30日内,营业执照、登记证书,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用工之日起30日内 ⑶《社会保险法》 ●不办理,责令限期改正;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倍-3倍罚款,直接责任人员,500-3000元罚款

●未足额缴费,限期补足,欠缴之日起,万分之五/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