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江苏版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第1章 考点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20:5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语言基础知识 考点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考查内容 考查形式 命题趋势 1.考查重点:常见实词、成语考查形式稳中有的辨析和使用 变。2012-2013年采用单纯的成1.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将保持稳定 20142.今后复习备考在重点2.设误类型:望文生义、张冠语辨析形式,李戴、褒贬误用、不合语境、-2016年则采用谦敬错位、顾此失彼等 词语混合辨析形式 关注成语辨析的基础上兼顾实词和虚词的辨析

1.(2016·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1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

B [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与众不同”的意思是“跟大家不一样”。“标新立异”的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现行为,此处宜用前者。“机敏”的意思是“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此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用后者。“焦躁”的意思是“着急而烦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浮躁”的意思是“轻浮急躁”,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侧重点不同。此处宜用后者。]

【真题点评】 该命题继续沿用2015年的命题形式,在所给的选项中仍是同义或近义的词语或成语。语境仍是一个完整的语段,侧面考查考生的语境义的把握。如“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应结合语境中的“人人都希望自己”来推断,语境意是说人对自己的期望,而不是标榜新异,所以应该用“与众不同”。

2.(2015·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B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根据语境,此处应该使用“徘徊”。积聚:多用于财富、力量等。积淀:多用于文化、思想、感情等。根据后面的“智慧”一词,可确定此处应用“积淀”。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根据语境,此处强调读书需要有努力、勤奋的精神,所以应该用“废寝忘食”。]

【真题点评】 该命题继续沿用2014年的命题形式,在所给的选项中仍是同义或近义的词语和成语。语境是一个完整的语段,侧面考查考生的语境把握能

2

力。选项的设置科学合理,命题者不单是考查词语和成语的含义,更是考查对词语和成语的语境义的把握。如“宵衣旰食”和“废寝忘食”,应结合语境中的“读书”来推断,语境强调读书要有努力、勤奋的精神,故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3.(201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C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是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的色彩。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组应该选用“匠心”。“别树一帜”,是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是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显然,第二组应该选“别有洞天”。至此,已经可以选出答案。“饱满”,指丰满,充足。“浑成”,意为“自然”。此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该选“浑成”。]

【真题点评】 该题虽在题干上与2013年第2题相同,依然是“选词填空”,不过所选的“词语”不只是成语,还有两个实词。如果说江苏卷2014年语言文字题“大变脸”了,那么,近几年来首考实词,则属于“大变脸”中的“小变脸”了。好在难度并不大,考生对三个词语并不陌生,只要调动语感,审读全句,代入后再读读看看,应该没什么问题。

4.(2013·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③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