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7:4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三、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用歌劝孔子归隐。陶渊明引用这两句意思是说:认识到出仕是错了,而归隐还不晚。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此句系从《离骚》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脱胎而来。“觉今是而昨非”出自《庄子.寓言》:“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也。”

三径就荒——“三径”指三条小路。《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士所居。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仅能容下双膝的小屋。《韩诗外传》:“今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

复驾言兮焉求——驾言,驾车出游。《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这里截取《诗经》的这句话,以表示驾车的意思。

乐琴书以消忧——乐琴书,喜欢抚琴读书。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

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结束。《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登东皋而长啸——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课本注释为高歌似欠妥。高歌,即按一定的乐曲或节拍咏唱。“啸”与“歌”是不同的。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一词多义梳理

①事、事故、变故、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②旧、往昔、过去的、原来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故④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与其客语(《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依然、依旧: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③因果连词,所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①完:担中肉尽(《狼》)

②全部用出或极力完成: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尽③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④所有的:尽人皆知 ⑤极:尽善尽美

属(以下读shǔ)①统属、隶属、届寸::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类、辈: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以下读zhǔ③连接: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撰写: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

⑤嘱托,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即③就是:此即风景之尤胜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⑤当、当前:成功在即

⑥通“则”,就:且壮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①却、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且②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③姑且、暂且: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边??边,又??又: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况且、再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⑥尚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

胜中秋尤胜——盛大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山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 数不胜数——尽,能承受 错纷错如织——交错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磨刀石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通“措”,处置 状雷锟电霍,无得而状——描述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形态 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观 状河伯留客之久——估计

寻而病寻作,余既岂归——不久 未果,寻病终——不久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 八尺为寻——量词,一寻

二、词类活用 名作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以??为禁,带:以??为带;名词意动用法 无得而状——形状,描摹形状

缓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觞客——觞:请饮酒 面北为平远堂——面:面对着 祠韦苏州——祠:筑祠堂 吏吴两载——吏:做官

名作状: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星辰一样 栉比如鳞——像梳子齿密密麻麻

檀板丘积——像小山/樽壘云泻——像云彩

形容词作动词:

独以近城故——近:靠近

迟月生(于)公石上——迟:等待

形容词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

数量词作动词:才三四辈——三四辈:有三四人。

动词作名词:台隍枕夷夏之——交:交际处

《逍遥游》知识点梳理 【作者简介】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又富于诗人的气质,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名家点评】

本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说:“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逍遥”,作为一个复音词,始见于《诗经·郑风·清人》篇“河上乎逍遥”与“河上乎翱翔”对举。“逍遥”即“翱翔”。《庄子》本篇有“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篇有“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逍遥”又与“彷徨”义同。“逍遥”“翱翔”“彷徨”都有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游”,即活动之意。本篇有“以游无穷者”句。故逍遥游即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活动。或说“逍遥”是“游”的缓读,“逍遥游”,意思是“游啊游啊”。

(《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黄岳洲、茅宗祥主编)

【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连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