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17:0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12021 课程总学时/学分:54/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社会科学基础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向,处理好小学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认识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而明确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群体、个人与家庭等方面的关系,为树立良好的社会行为,确立正确的社会生活方式打下认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科学发展与小学教育改革的关系;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小学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意义,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轮廓和学习的原则、方法。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无

第二章 社会科学概述(6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科学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理解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注重应用研究和研究手段高技术化。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基本涵义、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社会科学的演进规律(6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人类三大实践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批判性,了解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社会科学的常规性发展和革命性发展。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四大演进规律: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常规性发展和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与批判性 第四章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5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提纲与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五章 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5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及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理解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道德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等并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运用。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道德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

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及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 第六章 哲学、史学、文学的发展与创新(9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哲学、史学、文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当代哲学、史学、文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哲学、史学、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 教学难点:哲学、史学、文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第七章 社会学、政治学、法学(9学时)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当代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 教学难点: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第八章 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12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当代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 教学难点: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曲庆彪.社会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戴兆国.社会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 刘海燕.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12015

课程总学时/学分:54/3(其中理论46学时,实验8学时)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 一、 教学目的和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流程,增强学生课程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为从事课堂教学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授和学习该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系统学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和设置问题情境,增强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同时,加强课外阅读,开展扩展学习。通过阅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补充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和增强本课程学习的伸缩性。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编制,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难点是课程目标的编制、课程开发、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评价等内容。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及实践锻炼法等。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原理、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该课程后续的课程有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论、班级管理等。选择的教材,以突出理论性、科学性、应用性等特点,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2学时)

教学要求:阐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明确学习课程与教

学论的意义。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

教学重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6学时)

教学要求:分析课程的概念,了解课程发展的基本历程,在此基础上,阐明课程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案例法。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课程论的基本知识与问题。 教学难点:课程概念的内涵与课程观的建立。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6学时)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分析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了解当代小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重点: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 [实践活动名称]:初识小学课程目标

[实践活动要求]:通过展示小学语文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形式,思考课程目标编制的依据,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实践活动学时]:1学时

第四章 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课程开发的概念、机制与模式,在此基础上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技术。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训练法。

教学重点: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