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WORD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2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现象):

1.心理过程(动态)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静态)

3.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 分析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 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2. 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 特:只做理论研究不重应用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 姆 士:思维在行为中的应用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华 生:环境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四.精神分析心理学:弗诺伊德:本我 自我 超我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马 斯 洛: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求

.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 脑干:延脑,脑桥和中脑

2. 小脑: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活动

第三章: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1.无意注意(声音强度/差异性)--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意注意(目的和任务,兴趣,自觉,实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

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1. 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 2. 注意的稳定性:指人在一定的事物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3. 注意的分配:指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几个对象

4. 注意的转移: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

.

注意的种类:

四.小学儿童注意的培养(利用小朋友的兴趣) 1. 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 善于组织和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利用小朋友的兴趣) 3. 善于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4. 避免与控制分心

第四章:感觉

一,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1. 2.

三,感觉现象 1. 2.

适应:一般来说,除痛觉外,各种感受都存在适应现象。 后像:如果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盏白色荧光灯,然后把视线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转向一堵白墙,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 3.

对比:刚刚喝过苦汤药,再喝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刚吃

过糖,再吃西瓜就觉得不那么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