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29: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循环冷却水设计技术规范 8.1 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

8.1.1 适用范围:服务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制冷机组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民用建筑中其他须冷却的设备也可参照使用。 8.1.2 系统特点。

1 循环冷却水系统宜用敞开式,冷却设备通常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塔。经论证及技术经济比较,也可采用喷射式等新型冷却塔。 2 设备选型均采用配套的系列定型产品,冷却塔一般可不作热力、风阻和填料选型等计算。 3 维护管理方便。

4 当建筑物设置楼宇自控系统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应纳入自动控制范围。

8.2 基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8.2.1 气象参数选择。

1 基本气象参数应包括空气干球温度9(℃),空气湿球温度丁(℃),大气压力户(10‘Pa),夏季主导风向,风速或风压,冬季最低气温等。

2 冷却塔计算所选用的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应与所服务的空调系统的设计空气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相一致。

3 在选用气象参数时,应考虑因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回流和干扰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对设计干、湿球温度进行修正。

4 冷却塔所在位置风压是很关键的一个气象参数,设计时应对冷却塔制造厂样本中给出的风压值与工程所在地设计风压值进行比较,必要时要对冷却塔的结构进行校核。 8.2.2 冷却用水要求。

1 基本数据应包括循环冷却水量Q(m3/h),冷却塔进水温度t1℃,冷却塔出水温度t2℃,制冷机组冷凝器阻力(MPa),循环水水质要求等。 2 循环冷却水量:

1)循环冷却水量应按照工艺专业所选用制冷机组要求确定。 2)在设计方案阶段,可按下列方法估算:

如能初估出制冷量(美RT),则可初估循环冷却水量Q(m3/h)。 机械式制冷:离心式、螺杆式、往复式制冷机Q=0.8Rt; 热力式制冷: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Q=(1~1.1)RT; 或按耗热量计算循环冷却水量,见表8.2.2—1。 3 冷却塔进、出水温度:

1)冷却塔进、出水温度应按照工艺专业所选用的制冷机组要求确定。

2)在设计方案阶段,冷却塔进、出水温差△t值见表8.2.2—1。冷却塔出水温度最高允许值见表8.2.2—2。

表8.2.2-1 按耗热量计算循环冷却水量

制冷机类型 冷凝热冷却水循环冷却水量Q 量Qc 离心式、螺旋1.3Qc 式、活塞式 单效溴化锂2.5Qc 吸收式 双效溴化锂2.0Qc 吸收式 5.5~6 6.5~8 温升△t 5 Q=Qc/1.163△t; Qc-制冷机冷凝热量(KW); Qe-制冷机设计参数下的制冷量(KW) Q-制冷机循环冷却水量(m3/h) △t-冷却水温升(℃) 表8.2.2-2 制冷机组冷却水进水温度最高允许值 设备名称 进水温度设备名称 (℃) R22、R717压缩32 机气缸 卧式、套管式、32 组合式冷凝器 立式、淋激式冷33 凝器 进水温度(℃) 溴化锂吸收式制37 冷机的冷凝器 溴化锂吸收式制32 冷机的吸收器 蒸汽喷射式制冷33 机组混合冷凝器 4 冷凝器阻力值,可按样本中要求确定,一般夹套式为0.05Mh,盘管式为0.15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