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复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5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 填空题

1.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二维表来表示。在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中,它

以文件形式存储。

2. 数据库中的选择、投影、连接等操作均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3.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字段,行称为记录。 4. 在中,查询可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5. 子查询“包含于”对应的谓词是。

6. 参数查询中的参数要用[]中括号括起来,并且设置条件提示。 7. 绑定文本框可以从表、查询或语言中获取所需的内容。

8. 在创建主子窗体之前,必须设置主窗体和子窗体(主表和子表)之间的关系。 9. 表中的一条记录可以与表中的多条记录匹配,但是表中的一条记录至多只能与表中的一

条记录匹配,这样的关系是“一对多”。

10. 两个实体之间的联系有种,分别是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 11. 在关系数据库中,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称为主键。

12. 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使用这个系统用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有效性,

并且不会因意外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13. 在数据表中,记录是由一个或多个字段组成的。

14. 在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把由一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

维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15. 关系规范化是指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16. 数据表之间的联系常通过不同表的共同字段名来体现。

17. 表是数据库的基础,是存储数据的地方,是查询、窗体、报表等其他数据库对象的基础。 18. 在中数据表结构的设计是在设计器中完成的。

19. 在查询中,写在“条件”行同一行的条件之间是并的逻辑关系,写在“条件”行不同行

的条件之间是或的逻辑关系。 20. 窗体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表和查询。

21. 计算型控件一般来说用表达式公式作为数据源。

22. 主窗体和子窗体通常用多个表或查询的数据,这些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具有一对一一对多

的关系。

23. 在报表中可以根据字段、表达式对记录进行排序或分组。

24.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具有数据的安全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

功能。

25.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26. 实体完整性是对关系中元组的唯一性约束,也就是对关系的主码的约束。 27. 若想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数据库,就要尽量满足关系规范化原则。 28. 关系之间的关联就是通过主码与外码作为纽带实现关联的。

29. 在中如果数据表的某一字段没有设置标题,系统将字段名当成字段标题。 30. 字段的有效性规则是给字段输入数据时设置的字段值的约束条件。 31. 窗体中每个“对象”都具有描述其特征的属性及附属于它的行为。

32. 在同一个表达式中,如果有两种或以上类型的运算,则按照函数运算、算术运算、字符

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的顺序来进行计算。 33. “登录”窗体是用于限制用户使用系统权限的工作窗口。

34. 若想保护数据库不被别人使用、修改、及窃用,用户可以设置密码。

二、简答题:

1.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和数据库用户组成。 2. 简述数据库设计步骤。

()需求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要收集大量的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各类基础数据、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并加以分析归类和初步规划,确定设计思路。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设计数据库的整体概念结构,把需求分析结果抽象为反映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的概念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把概念模型转换成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实施阶段

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具体的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使用与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3. 简述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库应用系统所要处理的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大量收集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各类基础数据,以及用户对数据库信息的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需求、对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4. 简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内容。

()域完整性

域完整性是对数据表中字段属性的约束,它包括字段的值域、字段的类型及字段的有效规则等约束,它是由确定关系结构时所定义的字段的属性决定的。

()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是对主键的约束,是指关系中的主属性值不能为且不能有相同值。 ()参照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是对关系数据库中建立关联关系的数据表间数据参照引用的约束,也就是对外键的约束。准确地说,参照完整性是指关系中的外键必须是另一个关系的主键有效值,或者是。

5. 实施参照完整性的作用是什么?

参照完整性是在输入或删除记录时,为维持表之间已定义的关系而必须遵循的规则。在定义表之间的关系时,应设立一些准则,这些准则将有助于数据的完整。

实施了参照完整性,那么当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时,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中,也不能在相关表中存在匹配的记录时删除主表中的记录,更不能在相关表中有相关记录时,更改表中的主键值。也就是说,实施参照完整性后,对表中主键字段进行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地检查主键字段,看看该字段是否被添加、修改或删除了。如果对主键的修改违背了参照完整性的要求,那么系统会自动强制执行参照完整性。 6. 简述数据库技术最新发展(或最新应用领域等)。

数据库技术与分布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并行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并行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出现了演绎数据库、知识库和主动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处理技术相结合,出现了多媒体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与模糊技术相结合,出现了模糊数据库。 数据仓库

7. 简述数据库技术在你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