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部编版新人教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5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学 科 教 学 计 道德与法治(上册)

中 学

任教班级 教师姓名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为指导,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方向,紧扣部编版新审定教材,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努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把握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精神建设,增强班级学习积极性的凝聚力。坚持德育及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意识,促进其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品德发展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个体在面临新的学习任务与挑战的进程中,由不适应到适应,再转入缓慢低靡的“高原”现象。它常表现为一种阶段性的“停滞”和群体发展水平的“分层”,乃至其发展轨道的“偏误”。因此,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来引导学生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尤为重要。经过中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但如何学以致用恰恰是他们的弱点,这就需要让他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不单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投身实践,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含四个单元十课的内容,从“社会生活”到“社会规则”,从“社会责任”再到“国家利益”,全面探讨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的关系,每一单元内容都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理论,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充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教材在治国理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地引导,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全新的改观。

第一单元的主题为“走进社会生活” 包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网络生活新空间”两课,重点论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

过程”的原因以及“网络双刃剑”影响。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亲社会行为”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教学难点是懂得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和理解网络提供的新空间。第一单元为后面单元起到铺垫作用,更好地引起其他单元内容的展开。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遵守社会规则” 分为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社会生活讲道德”和“做守法的公民”,介绍什么是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以及作用,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引导学生明白法不可违,做到预防犯罪,善用法律。本单元是在全册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重点是如何维护规则,践行诚信,帮助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教学难点把握社会道德与社会规则的关系,做到善用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第三单元主题为“勇担社会责任”,分为“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两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做负责任的人,领会关爱他人的定义、表现及作用,引导学生服务和奉献社会。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如何为社会服务,需要怎么做。本单元为下一单元的知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单元主题为“维护国家利益”,共分为“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认识国家利益的定义以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认识到,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培养学生大局观,坚持维护国家利益,认识国家安全与个人的关系,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爱劳动,把中国梦变成现实。本单元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爱国守法,为国贡献力量的关键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及爱国意识。

(二)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学习善于使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我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地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做一个诚信守信的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遵纪守法,能够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②合理利用网络,

③维护秩序需要规则, ④做文明礼貌的人 ⑤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⑥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⑦正确认识国家利益, ⑧实干创造未来 难点 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②维护和改进规则

③践行诚信, ④有勇有谋,应对犯罪 ⑤如何关爱他人 ⑥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⑦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六,教学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教学一体机”等多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认真上好公开课,做好教研活动,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4.加强时政教育,使学生了解国家乃至世界 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 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事教育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颖 性及变动性,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

5.引领学生分清是与非,明晓国家与个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具体指引学生的品格塑造,要讲道理,树榜样,促行动;只有学生亲身践行,才能达成目标。 只有加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才能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因此,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崇高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保证。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求知欲,只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定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6.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悦纳其差异性。对问题学生的“教学指引”,在观念上应摒弃陈见,重新接纳,平等对待;在方法上不搞一个模子“齐步走”,具体学情具体指导;在标准上不以同班优生为参照搞横向对比,应以学生本人的进步作纵向比较;在目标上不苛求学生成为“全才”,提倡学生成长为“有个性的公民”;在评价上应牢记“评价最关键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为了改进”(斯塔费尔比姆),从划一、量化、等级的刚性评价转向发展性、多元化、人性化的软性评价。

附:教学进度(以实际教学为准)

月份 9月 2 周次 1 教学内容 第一课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第一课 第2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课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第二课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3 4 第一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三课 第1课时 “维护秩序” 第三课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10月 5 6 国庆放假 第四课 第1课时 “尊重他人” 第四课 第2课时 “以礼待人” 7 第四课 第3课时 “诚实守信” 第五课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8 第五课 第2课时 “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