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两种电荷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12: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5.1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和领悟人们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5.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一、温故互查

1、当我们用摩擦过的塑料尺或塑料笔杆靠近碎纸屑时,会观察到碎纸屑被 ,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会观察到头发 ,说明摩擦过的塑料尺和梳子 (是/否)带电。 二、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

问题1、阅读课本P32-33“两种电荷”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时猜想会有什么现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猜想会有什么现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猜想会有什么现象?

由上述三个实验可以发现,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 ,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 ,由此可以推理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分别是 和 。它们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2、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验电器:(1)验电器的原理是 ;

(2)验电器的用途是 。 4、用 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是 。符号是 。 问题2、阅读p33-p34原子及其结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 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它带的是 。在它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 ,它所带的电是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2、物体带的电荷量都是最小的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电荷量是 。 3、物体得到电子带 电,失去电子带 电。 问题3、阅读p34-p35导体和绝缘体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15.1-4实验看到的现象是:A金属箔的张角 ,B金属箔的张角 。观察图15.1-5实验看到的现象是:A金属箔的张角 。B金属箔的张角 。由实验可以得出橡胶棒 导电,金属棒 导电。

2、下列物体是导体的 是绝缘体的 。①大地②玻璃③石墨④食盐水溶液⑤橡胶⑥陶瓷⑦人体⑧塑料⑨金属。

推 荐 下 载

※精品试卷※

3、金属导电靠的是 。 自学检测

1、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 电,B与C一定能相互 。(填“排斥”“吸引”)

2、与丝绸摩擦的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久的风扇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 ,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3、石墨、大地、陶瓷、橡胶、空气、盐的水溶液等是导体的有 ,是绝缘体的有 。 三、巩固练习 1.有A、B、C三个带电体,A物体吸引B物体,B物体排斥C物体。如果A物体带负电,C物体带

电。

2、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3、甲、乙、丙三轻质小球,已知甲带负电。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甲互相排斥,则乙小球带 ,丙小球带 。

4如图1是A,B,C三个轻质塑料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若A带正电,则C的带电情况是(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不带电 D. 无法判断

5、如图2所示的是A、B、C三个用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时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形,关于各小球带电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能A带负电,B带正电,C带负电 B.可能A带负电,B不带电,C带正电 C.可能A带正电,B带正电,C不带电 D.可能A不带电,B带负电,C带正电

四、测评与拓展

1、用细线悬挂着的三个小球,将任意两个小球靠近时都能相互吸引,这三个小球 ( ) A.只有一个带电荷 B.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异种电荷

C.肯定有一个不带电,另外两个带同种电荷 D.三个都带电荷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那么橡胶棒不管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一样的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