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0:46: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ORD格式

....

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3、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4、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 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三、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意义: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与纬度、环境污染有关。

3、群落中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概念举例图形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老鹰捕食老鼠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在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着

竞争

空间等。青霉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

寄生物(寄生)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人体内的蛔虫略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两种生物共同生物在一起,相互依

互利共生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彼此有利。

4、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学习资料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它们呈镶嵌分布。 四、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

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 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结构:组成成分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等 消费者主要有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学习资料

专业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