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42: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石景山区2018年初三二模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知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基础·运用(共15分)

班级开展以“人类群星闪耀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各组同学除进行专题研究外,还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共15分) 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推介“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三则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共9分) 【材料一】

2018年早春刚至,一位国学巨匠悄然陨落。钱锺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法国汉学家保罗?戴密微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他就是一代通儒——饶宗颐。

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先后与钱锺书、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楚汉简帛,梵文巴利,希腊楔形,①(样样精通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

饶宗颐以一人之力,为世人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轮廓,并将其完美地展示给世界,然而他却一生低调谦和。儒家所说的君子,庶几近之吧?

作为不世出的文化奇迹,饶宗颐是不可复制的。泰山其颓,哲人其萎。饶先生千古! 【材料二】

瑞典人高本汉(1889-1978),1910年来华后曾考察记录了几十种汉语方言,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对中国古汉语学界特别是音韵学影响极大。此外,高本汉在古籍辨伪方面也卓有成就,他对《尚书》《诗经》《左传》《礼记》《道德经》作了大量的注释和考证,同时根据严格校订过的中文本译成了英文。其学识的渊博与坚实,在学术圈②(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据赵元任回忆,他第一次见高本汉的时候,高本汉用纯熟的山西腔的汉语跟他打招呼:?我姓高,名字叫本汉,因为我本来是汉人!?高本汉晚年曾对朋友表示,?我想我现在已经掌握了中国古代典籍?,其自负也由此可见一斑。

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材料三】

荷兰人高罗佩(1910-1967),1934年以一篇关于?米芾论砚?的论文获得东方研究硕士学位,第二年则以关于?远东一带流传的马头神?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热爱中国文化,不仅能,还能,亦甚佳,甚至也达到了颇深的造诣,俨然有传统士大夫的遗风。开口即?在我们汉朝的时候?,下笔则每称?吾华?如何如何,堪称最中国化的汉学家。他的妻子是清代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水世芳,据她回忆说,从他们认识起就常常听他吟诵诗词,练字不辍,而且他非常喜欢四川菜,?他实在是个中国人?。高罗佩的代表作为《中国古代房内考》《琴道》《中国绘画鉴赏》,并著有小说《大唐狄公案》。

(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校订(xiào dīnɡ)“贯”的第三笔是:B.校订(xiào dìnɡ)“贯”的第三笔是:C.校订(jiào dīnɡ)“贯”的第三笔是:D.校订(jiào dìnɡ)“贯”的第三笔是:

(2)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无一不晓②有口皆碑B.①无一不晓②妇孺皆知 C.①样样精通②妇孺皆知D.①样样精通②有口皆碑

(3)【材料一】第一段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1分) (4)请你根据上下文推测,【材料一】第四段中的画线成语具体指什么。(2分) (5)根据语境,在【材料三】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古诗词吟咏【乙】作文言文

【丙】读汉文书说汉语【丁】书法、篆刻乃至古琴 A.【乙】【丙】【丁】【甲】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D.【甲】【丁】【丙】【乙】

2.第二组同学研究“大师与对联”。下面是他们收集的对联,请你在两个横线处任选一...处,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

【甲】饶宗颐上联:学寻理趣 下联:心从闲处见根源

【乙】南怀瑾上联: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下联: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第三组同学研究“大师与书法”。下面是他们选取的作品及说明。根据说明,依照书

初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法作品的顺序判断书家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说明:民国时期有很多?国学大师?,他们普遍对中国学术研究深广,有的书法造诣也很高。如王国维小楷取法钟繇、二王及颜鲁公,重视结构,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章太炎尤擅篆书,笔笔有本源,朴茂古雅。梁启超书法从学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及汉代隶书,在隶书创作方面有极高成就。黄侃的行书笔墨瘦劲清逸,结字严谨,正而不拘。

A.章太炎梁启超黄侃王国维 B.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黄侃 C.梁启超章太炎黄侃王国维 D.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黄侃

4.第四组同学向大家推介欧洲文学。下面是他们制作的一张表格,请你从表格中挑选出作品名称或主要人物姓名,写出两个,并写出对应的作家。(2分)

战 羊 简 世 脂 双 与 争 克 球 小 城 惨 夫 奥 界 弗 记 蔑 夏 洛 士 郎 平 悲 楚 和 爱 斯 基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诗词积累(共5分)

5.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共5分)

人 (1)?。心

(2)。 吾 往 然 (3),,。 提示:(1)谢榛《四溟诗话》点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两句诗激励和感召

初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