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1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4 .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应与( B )

A .托儿所相同 B .与幼儿园相同 C .与小学相同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学前班的教育应以( C )

A .上课为主 B .作业为主 C .游戏活动为主 D .知识学习为主

16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把幼儿送入学前班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C ) A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B .为了孩子能学到知识

C .为了孩子能更守规矩 D .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一年级 17 .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B ) A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 .幼儿的兴趣 C .师资力量薄弱 D .办学条件差

18 .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D )

A .测验 B .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 .考试 D .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19 .关于我国学前班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是我国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B .学前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应与小学相同 C .学前班的教育应以游戏活动为主

D .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四.概念题

1.入园教育: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新入园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教育。

2.幼儿常规: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3.学前班: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

4.混合班:指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五.简述题

1 .简述入园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入园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有:①入园是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②幼儿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的条件。

2 .简述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

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主要表现为①环境的巨大变化②家庭的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③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3 .简述教师在幼儿入园第一个月的迎新活动中主要要达到的目的。

教师在幼儿入园第一个月的迎新活动中主要要达到的目的。①帮助幼儿适应和享受新环境;②帮助幼儿适应与一直照顾他们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安心在园游戏、学习;③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使他们知道除了家中照顾他的人之外,还有人关心他们④帮助幼儿平静情绪,舒畅地学习新事物。

4 .教师应如何帮助适应困难的幼儿? 答:教师应这样帮助适应困难的幼儿:

①给他找一个小伙伴,同他接近陪同他玩;先接触少数人会使难以适应的孩子感到容易

13

些;②允许有困难的儿童暂时不参加集体活动,由年长的教师专门照顾和带领; ③允许幼儿带一些家中的小玩具来园,减轻幼儿的焦虑感; ④多表扬、鼓励那些努力克服分离痛苦的孩子。 5. 教师应如何引导和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答:教师引导和纠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注意: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②提供充足的材料和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③提供合作的榜样;④帮助和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⑤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新投入到活动中去。

六.论述题

1.论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有:

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②师资力量薄弱;③办学条件差。 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为:

①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②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③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 教师应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工作? 教师做好幼儿入园工作应注意:

(1)进行家访,了解、熟悉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使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 (2)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新入园幼儿的情况及家长的需求; (3)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求得家长的密切配合;(4)参观幼儿园,引起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向往;

(5)把握好幼儿入园的第一个月;(6)分批接收幼儿入园;(7)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七.应用分析题

1. 试述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及教师应如何做好幼儿入园工作。 答: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1)环境的巨大变化;

(2)家庭的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 教师做好幼儿入园工作应注意: (1)进行家访,了解、熟悉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使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 (2)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新入园幼儿的情况及家长的需求; (3)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求得家长的密切配合;(4)参观幼儿园,引起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和向往;

(5)把握好幼儿入园的第一个月;(6)分批接收幼儿入园。(7)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2. 妈妈带红红去幼儿园的第一天,红红开心的和新朋友一起玩幼儿园里的玩具,东碰碰西触触,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妈妈看红红不哭不闹,于是偷偷的离开,当红红发现妈妈不在身边时,慌张的找妈妈,不一会儿就开始哭鼻子,不管老师怎么劝都不肯玩游戏了。请你针对这一现象简要分析。

红红的反应是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的体现,幼儿从家庭生活迈入幼儿园这个集体,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产生不适应是正常的,主要表现为:依恋亲人,哭闹不愿来园,情绪低落等。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这是正常的,在教室的关怀照料和同伴的玩耍中,过一段时间,幼儿就能够克服分离焦虑,适应新的集体环境和生活,从而在心理发展上又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幼儿之所以出现入园不适应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14

1、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其在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上发生了改变,引起幼儿心理上的压力。 2、家庭的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娇宠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3、幼儿自身个性与以往经验。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第五章 幼儿园生活活动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活动以组织形式划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自选活动)和(自发活动)等。

2、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中满足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在性)、(习惯性)、(情感性)和(指导性)。 3、来园活动主要由(接待)、(健康检查)、(组织活动)和晨间谈话构成的。

4、离园是幼儿园里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当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幼儿要回家了,想到这些幼儿情绪尤其兴奋激动,所以极其酿成事故,根据这些原因制定稳定(幼儿情绪)的活动内容。

5、生活教育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感知讨论)、(讲解示范)和(行为练习)。

6、教师要高度负责,把每一个幼儿安全地交给家长,严禁出现幼儿自己离班、离园、被陌生人接走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本上书面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 7、幼儿园活动以一日活动的组织划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运动等。

8、幼儿园活动以教育内容划为(语言活动)、音乐活动、体育活动、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

9、养成(良好习惯),适应(共同的生活)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选择题

1.儿童活动室的墙面如果是供幼儿操作的,一般应以多高为好?(B)

A.l米以下 B.1米到1米30厘米之间 C.1米30厘米到1米50厘米之间 D.1米50厘米以上

2.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 )

A.三小时B.四小时C.五小时D.六小时

3、幼儿园来园活动中进行健康检查的最终目的是(B)

A 、看儿童有没有病 B 、防止传染病侵入幼儿园C 、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 D、指甲是否剪干净

3、活动是人在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它的构成要素是(A B C)

A、活动的主体 B、活动的客体 C、活动的过程 D、活动的空间 4、国外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A B C D E )等方面。 A、基本生活指导 B、社会生活指导C、健康生活指导 D、安全生活指导 E、环境生活指导等

5、幼儿园来园活动中的健康检查主要内容是(A B C D E) A、一摸 B、二看 C、三问 D、四查 E、五记

15

6、幼儿园餐饮活动的内容包括(A B D) A、午餐 B、点心 C、午睡 D、饮水

7、幼儿园盥洗活动的内容主要有( A C D )

A、洗手 B、玩水活动 C、使用手帕和纸巾 D、五官的清洁: 三.判断题 四.概念题

1、幼儿园生活活动 广义上讲: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合。其内容包括除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 狭义上讲:幼儿园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生活环节中所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即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等。主要包括餐饮、睡眠、盥洗、入厕和整理整顿等。 2、幼儿园自由活动

自由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 3、来园活动

从儿童入园到第一次有组织的班集体活动开始之前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是幼儿从分散的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度性环节。 五.简述题

1、怎样组织和管理儿童的餐饮活动? 怎样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

内容 进餐:会使用餐具、能独立、正确地进餐,不挑食、不偏食。 饮水:知道饮水有利于健康,有饮水的习惯。 ①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 ②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 ③鼓励和支持儿童的自我服务

④教师要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 2、怎样组织和管理睡眠活动?

内容: 午睡:养成安静入睡的习惯。穿脱、整理衣裤:学会自己穿脱衣裤、鞋袜,并能折叠衣裤和小被。

①为儿童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②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 ③细心照顾个别儿童

3、怎样组织和管理盥洗活动?

内容 洗手: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食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习惯。 使用手帕和纸巾:能天天带手帕,有使用手帕和纸巾的习惯。

五官的清洁:学会正确地洗脸、刷牙和漱口,逐步养成早晚刷牙、洗脸,饭后漱口擦脸的卫生习惯。

①为儿童创设干净明亮、整洁卫生的环境 ②提供适合学前儿童使用的卫生洁具 ③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论述题

一)论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主动性原则 2、渗透性原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