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2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十一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和小学衔接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

2、各国的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出三种类型,即(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3、儿童入学后出现了很多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性)方面。 二、选择题

1、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2、学前儿童入学前的学习准备是指(ABD)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B。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C。以上课代替游戏 D。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E。让学前儿童提前学习写字、计算 三、名词解释

1、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度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简答题

1、简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新问题

①社会要求的提高 ②生活制度的变化③师生关系的不同④生活环境的变更⑤教育内容的加深 ⑥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改变

2、简述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的具体内容 ①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②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主动性;独立性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等

③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学习准备。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品质;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等。

29

3、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①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②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③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④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⑤ 4、简述幼小衔接工作小学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提前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幼儿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象的文字或符号。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幼儿园的幼儿。如用小学式的上课取代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教师长时间用言语讲授的方式进行知识灌输,追求立竿见影的短期学习效果等等。这些做法,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幼儿时期,是身体各种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常会使他们不停顿地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如果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每天几小时静坐,将会使某些部分神经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严重制约身体各机能的迅速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发展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思维的形式主要靠表象,而非抽象的词语或概念。幼儿思维的这种具体性和形象性,就决定他们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广泛地与人、与物直接接触,在动态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智力才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可能。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幼儿期是各种心理过程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幼儿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兴趣广泛,喜欢与同伴交往,喜欢得到成人的重视和夸奖。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幼儿是不会因为自己不断变换活动方式感到疲劳的,相反往往由于活动过于单调或重复而引起厌倦。幼儿园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得幼儿没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幼儿进行更多的个别接触和交谈。而这些被挤掉的活动,却正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所不可缺少的。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在幼儿园提前进行知识教育并没有达到为人学做好充分准备的教育目标。虽然在入学之初,幼儿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显得较为轻松,但事实

30

上使幼儿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他们会以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儿童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这种不良学习习惯为儿童以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总之,学前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它有其特有的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要注意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工作的基本途径

①日常生活②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③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④⑤ 2、联系实际谈谈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度期的存在 ②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③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六、应用分析题

参考题:(第十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一、填空题

1、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志愿者)、(家长俱乐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等。

2、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 二、选择题

1. 由三代人结合而成的家庭或由两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属于( B )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扩大家庭 D.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2. 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家庭结构属于( A )

A. 核心家庭 B. 联合家庭 C. 扩大家庭 D. 不完整的核心家庭 3. 在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状况来看( C ) A. 联合家庭和扩大家庭逐渐增多 B. 不完整家庭有减少的趋势 C. 家庭规模逐渐趋于小型化 D. 核心家庭减少

4. 关于家庭因素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更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B. 家庭经济是家庭教育的必要因素

C. 专断、权威的家庭气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D. 家长期望越高越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表明了家庭教育的( A )的特点 A. 率先性 B. 密切性 C. 终身性 D. 生活性

6. 关于家庭因素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

31

A. 家长职业与家庭教育影响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B. 家庭气氛如何对子女不会产生影响

C. 家长期望越高越能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D.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打下基础

7. 关于家庭中布置儿童自己的天地,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 应放置儿童的玩具 B. 由家长为其布置和管理

C. 儿童天地中的物品与儿童活动连接 D. 放置基本设备 8. 对孩子理智的爱不包括( D )

A. 对孩子的各种事物不包办代替 B. 教孩子学会爱别人 C. 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放纵 D. 迁就孩子

9. 下面哪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的榜样作用( A ) A. 龙生龙,凤生凤 B. 上梁不正下梁歪 C.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D. 身教胜过言传

10 就家庭结构而言,研究表明,( D )对子女的教育更为有力度 A. 扩大家庭 B. 联合家庭 C. 不完整家庭 D. 核心家庭和完整家庭 11 .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D ) A.丹麦 B .英国 C . 瑞典 D . 美国 12.提前开端计划颁布于( B )

A. 1964年 B .1965年 C. 1966年

D. 1967年

13 .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 D )

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 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 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 C )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 A. 超常儿童 B. 低能儿童

C .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 D . 家庭环境优越的儿童 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由( A )为主投入资金

A. 联邦政府及洲政府为主 B .社区行政部门为主 C. 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D. 洲政府为主 澳大利亚的社区教育由( B )主持

A .澳洲政府 B .社区行政部门 C .教育行政部门 D.地方政府

32

14 .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