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创新教案】:1.上、下、前、后【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6:5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上、下、前、后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上、下、前、后

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1、第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的过程。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及体验其相对性。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及体验其相对性。

教具学具

课件或挂图,各种汽车、火车、轮船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游戏导入新课。

1.请你把数学书放在桌上,再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上,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铅笔盒上。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你和同桌站成一排,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板书题目:上、下、前、后

二 探究新知

教材第9页主题图。 课件动态显示第9页主题图。 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大桥的图画。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江河,一艘轮船正从桥下穿过,大桥铁路上正奔驰着一列火车,铁路上方的公路上正行驶着一辆辆各式各样的汽车……

课件显示:汽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请你回答:汽车在轮船的( )面,轮船在火车的( )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汽车的下面有火车和轮船。

课件显示:公路上行驶的3辆汽车。(小轿车在前面,卡车在中间,客车在后面) 请你继续观察,你还能想到什么?

客车的前面有卡车和小轿车;卡车在小轿车的后面,在客车的前面。

老师提问:同样是火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上面,一会儿又说它在下面呢?同样是卡车,为什么一会儿说它在前面,一会儿又说它在后面呢?

使学生理解: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位置关系也会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

如火车对轮船来说,在轮船的上面;火车对汽车来说,却在汽车的下面;卡车对客车来说,在客车的前面,卡车对小轿车来说,却在小轿车的后面。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9页“做一做”。

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

2.将练习二的第1题制成课件,使学生理解在运动中“前、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不是永远不变的。

3.练习二的第3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老师巡视指导。

四 思维训练

三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小明说:“我在小力前面。”小力说:“我在小林前面。”他们三个人,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思维训练

小明在最前面,小林在最后面。

板书设计

上、下、前、后

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是绝对的;但对于三个物体,参照物不同,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课后反思

1.这堂课的设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或人物并介绍它们的排列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和见解;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由观察图上物体摆放的位置到寻找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