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0:4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不作死就不会死”终于成了顺民逻辑
“不作死就不会死”终于成了顺民逻辑
破土 【编按】从成为网络流行语到现在,“不作就不会死”已然成为了一条为人处世的黄金律令。对于任何不“循规蹈矩”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用这一条来谴责个体。为了避免“作死”,我们每一个人不但要少管“闲事”,还得严格把控自己的行为,不要“惹是生非”。个体与个体之间除了市场交换关系之外,千万别有任何人身和权利上的瓜葛。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追逐最大“个人利益”的理性个体,社会中任何的不平等遭遇也被认为是“作”的合理后果。实际上,“作”正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介入。而“不作就不会死“所隐含的价值观正是在切断我们与他者之间关联的同时,把所有人变成一个“顺民”。 2013年跻身微博十大网络流行语的“不作死就不会死”早已不再新鲜,不过在流行文化瞬息万变的今天,这条俚语却经久不衰,甚至有了高大上的英文名称“no zuo no die”,被美国在线俚语词典《城市词典》(Urban Dictionary)收录。这个俚语中的作实际上有着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对社会规则的作和对他人的作,然而有趣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竟然最终都在“no zuo no die”的呼声中指向了对既有秩序的拥护。
当我们说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时候,其实多数是自嘲。Urbar Dictionary就抓住了这一自嘲的精髓,因而该词典是这样解释no zuo no die的,“如果你不做蠢事,他们就不会来找你麻烦,如果你犯蠢,他们肯定不会放过你”,辞典也给我们举例了,“某人因为惹怒了警察而自讨苦吃”就是no zuo no die。这个例子本身其实也有一些美国的本土脉络,在美国,警察是政府权力的象征,于是美国人民常常借调侃警察来挖苦政府权力。可以看出,词典将no zuo no die视为一种对无法挑战又厌恶之逻辑的无可奈何。在中国的语境下,自嘲确实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重要面向,当我们说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时,通常意味着我们挑战了某种难以挑战(或不可挑战)的事情而后失败并承担某种恶果,于是我们自我调侃,以此告诫自己不要再试图挑战不可挑战之物。而这自嘲背后其实也意味着顺从,本质就是告诉自己,“没有任何反抗空间,做一个听话的好公民吧”。
反过来看,“作”本身就带有一种反抗意味,2002年张抗抗的小说《作女》更是突出了“作”的这一褒义面向,她认为“作女”是男性话语,是男性强加于女性的,带有贬义的词,而那些被“男性”污名化的带有“不安分守己、违反
常规和不自量力”色彩的女性实际上“独立、自尊、自主”,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这个意义上,“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一原则确实一棍子打死了所有反抗逻辑的行为。在无可奈何的自嘲中将一切反抗视为不自量力,消解了“作”的反抗性。
有趣的是,“作”的反抗性之所以被如此轻而易举地消解,恰恰与“作”的另一层含义息息相关。当我们说别人“不作死就不会死”时,有时当然也是替别人感到无奈,而多数时候则是对于他人的某种违背常理,甚至损害他人利益行为的反感。这便是“作”的另一面向——其贬义面向。根据百度解释,“作死”是对别人胡搅蛮缠、惹事生非的行为的通称。总结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作死”多数情况下是对自我的理解和定位不准确。著名作死案例比如某人拿着手枪指着自己的脑袋耍帅,一不小心开枪了,把自己作死了。
这里面有两层信息,第一层是持枪者没有准确把握自己对枪的操控能力,第二层则是持枪者希望表现自己、彰显个性,归根结底还是对自我的强调。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作死”出现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有时候是对父母,有时则是对恋人、朋友的过分要求或索取,最终自食恶果。百度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