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4/21 23:45: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选资料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单元分析】
本章是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的继续,在“平等线的证明”一章中,我们给出了 8 条基本事实,并从其中的几条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了有关平行线的一些结论。 运用这些基本事实和已经学习过的定理,我们还可以证明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图形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探索的同时也经历过一些简单的推理过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从而为本章进一步严格证明三角形有关定理打下了基础。 【单元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由情景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
学的意识与能力;
(2)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
想感情。
【单元重点】
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证明过程,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够借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助数学符号语言利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单元难点】
明确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如明确条件和结论,能否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等。 【教学思路】
1.对于已有命题的证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探索、说理过程,从中获取严格证明的思路;对于新增命题,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探索、证明过程,关注该命题与其他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对于整章的命题,注意关注将这些命题纳入一个命题系统,关注命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对相关图形整体的认识。
2.对于证明的方法,除了注重启发和回忆,还应注意关注证明方法的多样性,力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获得多样的证明方法,并在比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
3.证明过程中注意揭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归纳、类比等。
4.作为初中阶段几何证明的最后阶段,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命题的基本要求,掌握规范的证明表述过程,达成课程标准对证明表述的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 课题 1.1 等腰三角形 1.2 直角三角形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4 角平分线 回顾与思考 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可修改编辑
精选资料
1.1 等腰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应用这些公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引导学生体会探索结论和证明结论,及合情推理与演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发现一一猜想——证明”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用综合法证明有关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结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可修改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