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8:21: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作者:林天瑀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11期

【摘要】在翻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林语堂的译作之一,《浮生六记》一直都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对象。本文试图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探讨其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进而使得我们当代译者从中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归化 异化 林语堂 《浮生六记》 一、背景介绍

《浮生六记》是沈复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体裁样式别致,通过写自传的故事兼论生活艺术。作者的妻子好学聪颖,在平淡的生活中却能欣赏着自然和艺术。其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正是林语堂主张的空灵艺术生活以及“性灵”的文学倾向,因此林语堂自愿将其翻译为英文,能让全世界的人知晓中国这一对普通夫妇的恬淡静雅的生活。林语堂前后修改了十遍文稿,最终于1939年发表了译文。很多英文读者反复阅读,想要揣摩出其中韵味,足以见得林语堂翻译的受众程度之高。

二、归化与异化在《浮生六记》中的使用

1.异化和归化的提出及内涵。德国阐释学派奠基人施莱尔·马赫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一是原文作者导向,二是受众读者导向。美国翻译家韦努蒂继承了这一思想,发展出了归化与异化理论。韦努蒂认为,将原文作者导向的方法称为“异化法”,将作者导向的方法称为“归化法”。归化可以理解为在翻译中采用清晰透明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来淡化原文陌生感;同时,异化是指保留原文中的部分异域性,同时兼顾读者可以理解的层次。二者的区别即为是否需要保留原文的异域风味。归化让译文适应于目标读者的文化,使之前所要传达的文化陌生感淡化,但其原本异域韵味会丧失。而异化虽然保持了异域性,但会让读者无法理解。 2.《浮生六记》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浮生六记》是一部文言文作品,某些词句的翻译难度非常大。林语堂以其深厚的双语造诣,使其翻译精准到位且又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意蕴,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中英双语之美。现在举例如下:

例1 芸曰:“此何难。俟妾鬓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虎阜灵岩,南至西湖,北至平山,尽可偕游。”

“Oh!this is not so difficult”said Yun.“Wait till I have got my grey hairs.Even if I cannot accompany you to the Five Scared Mountains then,we can travel to the nearer places,like Huch’iu and Lingyen,as far south as the West Lake and as far north as P’ingshan[in Yangchow].”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妾”在古代中国是女子对自己的谦称,归化译为了“I”。“鬓斑”意指人两鬓变白,林运用归化的方法,翻译为了“have got my grey hairs”。尤其是在“五岳”这个风景地的翻译上,林语堂运用归化法译为了“the Five Scared Mountains”。而“虎阜”、“灵岩”、“平山”直接译为了“Huch’iu”、“Lingyen”、“P’ingshan”采用的是异化法,把原有的意境保留下来了。这种翻译手法让读者感觉到不同的异国文化,对中国的地缘地貌有了新的认识。

例2 于是易髻为辫,添扫蛾眉,加余冠,微露两鬓尚可掩饰,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Accordingly she changed her coiffure into a queue,painted her eyebrow,and put on my cap.Although her hair showed slightly round the temples,it passed off tolerably well.As 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 makua on top. “髻”、“辫”本身为中文特有的词汇,运用了归化法,分别译为了“coiffure”、“queue”。但只是从意义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并没有将其意蕴译出。笔者认为,可以在此直接用英译之法,后面再加上解释,这样可以既可让读者体会到异域文化,又能让读者理解其中的意义。“蛾眉”归化翻译为“eyebrow”,其实在此处也丧失了原有意境,所谓的“蛾眉”,其意应该指的是美女细长的眉毛。笔者认为此处的翻译应该是要有一个定语进行修饰,可以翻译成“slender and beautiful eyebrow”。“马褂”译为了“makua”,这使得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到浓浓的中国文化特色。 三、结语

从上述的翻译赏析中我们发现归化和异化法各有千秋。归化在使用时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原文的意义,却丧失了部分异域文化。而异化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韵,却会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因此,译者在面对不同源的文化背景时,最佳方式应该是合理地使用两种翻译策略。

林语堂在整个《浮生六记》的翻译中实现了他所坚持的“性灵”的文学倾向。通过使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他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这值得每一位译者学习。 参考文献:

[1]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魏鸿玲.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J].海峡科学,2013(3):79-82.

[3]刘雪.浅析林语堂《浮生六记》使用的翻译策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