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20:52: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泠泠风雨声 (胡竹峰)

阅读字数:约1 260字 建议用时:15分钟 分值:16分 考查题型:第3题 作者简介:胡竹峰,1984年生。出版有《空杯集》《墨团花册》《衣饭书》《豆绿与美人霁》《旧味:中国古代饮食小札》《不知味集》等散文随笔,也有作品见于《山花》《天涯》《人民文学》等杂志。 平日偶得闲情,我会看看碑帖里笔墨的旧影心迹。古琴素手纸窗瓦屋灯火青荧天与地合,意与神会,情通自然。意与神兮如痴如醉,情通自然兮惠风和畅。

春雨绵绵,阴寒不散,夜里悠悠忽忽读了些旧人诗词。元人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云:“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瘦金书我熟,小时候玩过一枚“大观通宝”铜钞,钱文正是赵佶手笔。

赵佶的帖读过不少,如《千字文》《牡丹诗》等。瘦金体的线条仿佛金戈银丝,看《秾芳诗帖》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

《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题跋道:“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之味差不多这样。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细流出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唐朝人慷慨,宋朝人感慨。慷慨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

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合,成自然之象。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

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运转提顿写瘦金体给我看。想起当年的赵佶,一笔一画运转提顿在汴京皇城里自得其乐。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出世的。我读赵佶书法,读出自得其乐——天下与我何干?且写字画画去,差不多是那样的字外音。

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书法家白蕉说:“瘦金体的线条,未必输给颜真卿的线条。”瘦金体是文人字,并非帝王字。到底什么是帝王字,我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文人字,我更说不清。我只能说自得其乐是文人字,旁若无人是帝王字。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佶、董其昌的手迹一片自得其乐或者扬扬得意,唐太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手迹旁若无人或者居高临下。字从心出,心惜字形,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有人战战兢兢进屋来;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规规矩矩;有人放肆泼辣,有人内敛斯文……

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骏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本是纨绔儿,生在帝王家,成就了一身才华,糟蹋了大好河山。

瘦金体,又名瘦筋体。瘦金体三字有风雅气,瘦筋体三字有稼穑味。瘦筋,筋瘦,夏天,从水塘里挑水浇园的农夫筋瘦筋瘦。叶圣陶先生有文章说:“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

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每见瘦金体,总想起紫赤的臂膊和肌肉突起的小腿。

书法的奇妙在于,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出的墨迹之美。我对书法的兴趣,严格说来是对墨迹的沉迷。

宣纸上,中国文化清流徐淌。 墨迹间,前人气息缕缕不绝。

(节选自2015年4月《人民文学》,有删改)

1.本文以“泠泠风雨声”为题,有何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瘦金体的特征。(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答题技法详见P61考点解读] 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骏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本文带给你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字音: 泠泠( ) 碑帖( ) 纤细( ) 怆然( ) .....

积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美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解读与答案详析

1.[解析] 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要想准确完整地解答此题,必须对文章细细地解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瘦金体的美感,而文章的题目最好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或体现。而“泠泠风雨声”正是清人陈邦彦对瘦金体的恰到好处的评价,是作者所认同的,于是这几个字就可以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因为是诗句,就会有诗意,增添文章的韵味和吸引力。

[答案] “泠泠风雨声”出自清人陈邦彦《秾芳诗帖》题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瘦金体给人带来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泠泠风雨声”为题,富有诗意,别有韵味,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2.[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文章从第三段开始就在向读者介绍瘦金体的特点。逐段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就可以了。第三段可以提取“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第五段可以提取“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第六段可以提取“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概括为“不追求虚静,与宋代其他书法不同”;第七段可以提取“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出世的”,概括为“既入世更出世”;第八段可以提取“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概括为“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去掉重复的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 线条薄利,笔锋锋利;纤细、青郁、劲挺、有力;不追求虚静,独树一帜;既入世更出世;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

考点解读 考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考点解读】 赏析句子是中考的常考题型。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角度,其中大多考查的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常见题型】 1.仔细品味某个句子,或从文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说说感受/好在哪里/写法有何特点。 2.要求从给出的两句话中选一句,放在文章的某个位置,并说说理由。 【技巧点拨】 1.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答题时将其点明。 (2)明确答题方向,也就是明确每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2.知识储备 (1)一般来说,描绘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主要有排比、反复、对偶;表达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增强语气,主要有设问和反问。 (2)具体来说,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 ①比喻,用于描写事物时,可使事物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时,能使道理通俗易懂。 ②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可爱可亲。 ③夸张,表明某种鲜明的感情态度,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④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使感情充沛。 ⑤反复,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⑥对偶,使句子结构整齐,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⑦设问,有疑而问,自问自答,吸引读者,引发思考,制造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变化。 ⑧反问,无疑而问,加强语气,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即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3.归类总结 (1)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定位以后,以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为基础,重点分析修辞的使用,再联系上下文或背景、文章主旨、中心形象或人物情感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 (2)答题模式: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或某种道理),或突出强调了……渲染了/营造了……(氛围),烘托了/衬托了……(与中心形象和人物情感有关)。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赵佶爱好广泛,强调了他不具有帝王的资质。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句式整齐,音调和谐,富有气势。

4.[解析] 这道题属于拓展延伸题,考查学生在领悟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是否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是否从阅读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解答这道题既要说出文章的内容,还要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或感受。

[答案] 瘦金体给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感受。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书法是高雅的艺术,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热爱书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