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5课 农耕时代商业与城市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4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5课 农耕时代商业与城市

一、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2.知识与能力

概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面貌,了解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通过学习商业、城市经济在各个时期的演变,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的图表、问题探究以及插图归纳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商业等的演变特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重农抑商总的来看违背了历史潮流,是造成农耕社会发展迟滞和漫长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影响及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表格归纳法 2.合作探究法 3.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仙游街道图片和本课要学习的主要问题)

导语:商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无商不活”,今天在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

哪样都离不开商业,我们一走出校门,商业和商品的气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那么古代的

商业发展情况如何呢?我们的祖先是不是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有没有商业活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历程,从中思考古代商业发展的物点以及重农抑商思想的出现和影响。 (多媒体出示课题“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讲授新课】 一、商业的发展

多媒体打出古代商业发展概貌的表格,请学生预习课本第一目的内容,根据时间提示找出相应朝代商业发展的情况。

时 间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 元 明清 发 展 情 况 师:首先来看一下原始社会的商业的发展情况 生:产生以物易物

师: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商朝时期的发展 生: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师:商朝的商业活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生了专门通过物品交换牟利的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超链接到幻灯片14 商朝的货币—贝币),

师:那大家知道“商人”名称的由来吗?讲解“商人”名称的由来:商部族的人善于经商。周灭商后,统治者又让殷商遗民继承祖业,贩运物产。因此,后人因此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师:那么周朝又有什么发展? 生:西周“工商食官”

师: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为他们提供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所谓“工商食官”政策,“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都在官府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他们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徒的自由中,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周朝利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控制着一切重要的经济和商业。 师:到了春秋战国呢?

生:私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许多著名都会

师:回答的很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商业方面,原来的“工商食官”政策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在官营手工业以外出现了更多私营手工业者和私营商业者。当时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那大家知道有私商的代表有哪些?

生:范蠡 吕不韦

师:(超链接到幻灯片16)适当讲解范蠡和吕不韦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盛行,商业活动十分萧条。接下来来看一下隋唐时期的。

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师:这时商业贸易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看出 生:略

师:(超链接到幻灯片16“交子”图片)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经济的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师:那再来看一下宋朝

生: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集镇﹑夜市兴盛 师:很好。(超链接到幻灯片15“交子”图片,适当讲解) 师: 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而到了明清,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呢?

生:商业市镇兴起 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 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 区域性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