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教授讲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30: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一直在闹不和,要闹离婚,就相当于给孩子头 上悬一把剑,这把剑啥时候落下来不知道的。很多孩子都跟陈老师说,我爸爸妈妈肯定会离婚的,即使现在不离,将来也会离的。例:有个妈妈找陈老师说,老公怎 么不好,我要离婚。陈老师就很坦白地跟她说,那么你就离吧。我来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为了孩子我不会离婚的。你根本就不会离婚,那么你就不要搞了,不要动不动就把离婚这个话放在嘴边,这样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想孩子读书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给孩子营造好的心态。现在很出 名的那位韩国妈妈,养育5个孩子8个博士的妈妈,曾经说了一句话,夫妻和睦才能养育出好孩子。

问:陈老师刚才说了很多要给孩子轻松的环境,那么如何做才不会过头反而变成溺爱?

答:问得太好了。孩子的教育有几种模式:严厉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守规则,但是没有创造力。放任性的父母,特别是父母做生意的,孩子物质能满足,但是精神不能满足,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与父母不亲密,也发展不好。溺爱的父母,生怕孩子有一点点不高兴,特别是年纪大的父母。这样的孩子变成洞里老虎,且极度依赖。长大后很善良,不会害人,但是没出息,太依赖。心理学有个要求,对于低龄的孩子,要有延迟性。比如孩子要买文具,你不要马上买回来。你说等妈妈哪天路过文具店去给你买。孩子要吃苹果,你不马上给她拿,你说妈妈先去洗衣机把衣服洗了再帮你拿。例:心理 学实验,给小孩子一人一粒巧克力,说老师待会回来,如果巧克力不吃的,老师会给你再加巧克力。老师走后,大部分孩子就吃了,少部分孩子能够自己克制住,等待老师回来。跟踪调查下去,这些等待的孩子将来都成为精英。另外,还有一个民主性教育,比如你和孩子商量,是否需要去请家庭教师。这种民主性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问:与老人同住的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比如孩子喜欢玩米,老人不赞同。孩子晚上要出去买东西,老人骗孩子说外面的店已经关门了。

答:父母首先要自己想清楚,孩子的问题是否有边界,如果是没有边界的,那么就让老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边界的,那么私底下和老人说好,生活听老人的,教育听父母的。那么遇到这种问题就要和老人说好,然后让老人照做。

11

问:我学过很多育儿书,但是发现行为没有效果。比方晚上很晚,我好好跟她讲,她不肯睡觉。但是阿姨跟她说外面有大灰狼要把你吃掉,孩子马上就睡了。所以我比较困惑,这些理论怎么和实战经验相结合?

答:你根本把自己的实战机会让给阿姨了。一个孩子晚上妈妈陪着睡觉很重要的,特别是3岁以内,这个权利不能给别人。你既把这个权力给了别人,又想得到运用这个权力下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晚上是人最恐惧的时候,特别是小生命,她最需要母亲,然后你把这个权力又让给保姆了,怎么行。做妈妈再累也要晚上陪孩子,辛苦三冬三夏。

问:孩子10岁,常问我更爱爸爸还是更爱我,如何回答? 答:恋母情结。画等边三角形给她看,这样的关系最牢固。

问:孩子家里很活泼很好动,幼儿园老师反映很安静,拘谨,不活泼。 答:洞里老虎,家长特别是老人注意不要保护过度。

问:大班的孩子老师反映控制不住自己,一个孩子调皮,他也跟着调皮。 答:这个很正常,是这个年龄的正常反应。不要听老师,幼儿园老师最好孩子都是木头人一样。

问:后青春期16岁以后该如何注意教育问题?

答:16岁很搞的,关键是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长大的证据。他是一棵树,上面的天花板,那么他穿透不了,一直压抑,穿透不了,不能往上长,就会长歪了。父母不能做天花板,要做一张纸头,要平等对待,让他穿透,去长成大树。

问: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拿第一名,回家吃饭很慢,最后还要妈妈喂。妈妈问他,他就说因为幼儿园为了拿第一,所以太累了,回家要妈妈喂。老师反映孩子自尊心很强,样样要拿第一,挫折教育不够。

答: 吃饭两面派很正常,外面有压力,回家来释放。其实你的孩子样样要第一,一定是家长平时的言行举止已经让孩子感觉到了。其实这也好的,让孩子努力向上,但是不能过度。万一将来做不到,就要出问题了。解决办法是家长要改变观念,多关心孩子是否健康,别人学得会的东西,我孩子是否能学会。孩子是否有探索精神,孩 子喜欢啥。多看看科技馆,多探索。少说哪个同学做啥啥了,少去关心别的孩子做啥。也和幼儿园老师打个招呼,不要太鼓励了。

12

问:陈老师一直说母亲的作用很大,那么父亲的作用是啥?

答:父亲的作用是父亲要有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其实父亲单独和孩子一起的机会是有的,只是经常会被母亲干扰。青春期的时候每周父亲至少1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交谈、玩。母亲不要干涉,这样的孩子就会父爱、母爱充足。女孩子有充足的父爱,以后谈恋爱就会很顺利。所以母亲还是很关键的,不要去挑剔父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而要鼓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