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9:16: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科目:物理 提供者:张亚芳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 单位:大兴区榆垡中学 课时: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现象》的重点,是体现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上一节课学生对透镜成像的情况已获得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既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又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从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终再通过分析与论证进而得出结论,从而使同学完整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实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物理学习的时间不太长,但通过“光的折射”、“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简单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已经初步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初步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初二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探究活动的设计、动手操作、规律的归纳概括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独立完成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还比较困难。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简单的分析,点明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探究有困难时,教师及时点拨,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整节课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采用边实验边记录边总结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记录数据,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规律,进而加深学生的认识。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采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共同动手实验,分析引导,从而将像的倒正,虚实,大小的判别方法各个击破,又通过对成像的性质改变过程引导分析,猜想出可能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并分析条件和动手实验突破实验过程中物距的划分,仪器的调节并引导学生设计表格,从而确定观察对象,和记录数据。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 体验一: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中央电视塔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 2. 体验二: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 学生活动 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 通过对比,得出所观察到的像是不同的 凸透镜不仅能成像,还能成各种不同情况的像。有正立的,倒立的;还有放大的和缩小的像。那么关于凸透镜成像大家想知道什么呢? 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并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写在黑板上。 介绍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组织学生对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以及用法。 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究,亲身感触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与物距有关,引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 引发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可能与透镜焦距有关的猜想。 学生讨论并可能提出各种问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题: 学生由生活现象发 1.什么情况成缩小的像?什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么情况成放大的像?(或者:能力。 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情况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成正立的像?(或者:像的倒正与哪些因素有关?) 3.成不同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4.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等等。 学生小组讨论并猜想:可能与学生猜想有多种多物距有关,当物距大时,成缩样,有正确的,也有但需小的像,当物距小时,成放大不正确的猜想,给予肯定与鼓励。教的像。 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认真听讲 屏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含义。如果移动光屏使它得到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请同学们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的物体,自行选择其它器材,制定实验计划探究凸透镜成的像的大小情况与物距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并强调:在设计实验时要明确目的,理清思路。目的是要探究成像的情况与物距是否有关,所以实验思路就是,让一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然后改变物距,观察像的情况;或是让一发光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不同的像,比较物距。 组织学生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兼顾研究其它问题,确定最佳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交流所选器材和实验方案。 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评估,兼顾研究其它问题,确定最佳方案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前的准备工按教师要求动手进行操作 作: ①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 具座的中间位置,在光具座的刻 度尺上的一倍焦距处和二倍焦距 第一至第七组的同学移动蜡处贴上小红点标记。 烛和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②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缩小的像,第八至第十五组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烛焰的的同学移动蜡烛和光屏直至光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屏上出现清晰的放大的像。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按要求进行实验 巡视指导,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 事项。 让小组代表上前将物、像的位置多位学生代表上前将物、像的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点标出位置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点来。 标出来。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