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 A(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12: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解析版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7 年 11 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

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答案】A

2. 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进行分封。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图中③为嫡长子,所以应选 C。

3.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孔子写入“世家”(记载诸侯事迹),而把韩非子写入“列传”(记载大臣与其他人

物生平)。其背景是

A. 孔子出身诸侯

B. 韩非子思想在当时被统治者抛弃

C. 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

D. 韩非子出生晚于孔子

【答案】C

【解析】孔子和韩非子被写入史记与其出身和出生早晚无关,故A、D 项错误。西汉时期“崇儒尚法”,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并未被统治者抛弃,而是和儒家思想并行使用,故 B 项错误。孔子能够写入《史记》的“世家”中是由于统治者大兴儒学,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故 C 项正确。

4.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 ;

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这反映

A. 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

B. 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

C. 兴修水利工程有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

D. 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

【答案】D

5.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

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据此,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答案】D

【解析】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相权分散,故答案为 D 项。尚书省下辖六部,排除 A 项;门下省负责审议,排除 B 项;尚书省负责执行, 排除C 项。

6. “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

理,还是人之道理的观念系统。现在有人做了坏事,仍被称之为“伤天害理”或“天理难容”。朱熹认为要想知道“天理”何在,必须 A.内心反省

B.考察事物 D.遵守三纲五常

C.消灭私欲

【答案】B

7. 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和“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 5 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

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的是

A. 秦朝咸阳

B. 唐朝长安

C. 宋朝东京

D. 明朝苏州

【答案】C

【解析】“城区即市区”指坊市界限被打破,这最早发生于宋朝东京,故 C 正确;秦朝咸阳和唐朝长安实行坊市分离的制度,故A、B 都错误;明朝苏州不是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故D 错误。故选 C。

8. 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

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B. 阁臣拥有“批红”权力

C. 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

D. 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 A 项是错误的;阁臣拥有的是“票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