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反比例函数》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9:41: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 B(﹣2,n)两点,与x轴交于点C.

的图像交于A(4,﹣2)、

(1)求k2 , n的值; (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1x+b<

的解集;

(3)将x轴下方的图像沿x轴翻折,点A落在点A′处,连接A′B、A′C,求△A′BC的面积.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点P(1,-3)在反比例函数 y =(k≠0)的图象上 ∴k=1×(-3)=-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k的值。 2.【答案】C

【解析】 :∵(3,-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k=3×(-4)=-1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A. ∵3×4=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A不符合题意;

B. ∵(-2)×(-6)=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B不符合题意; C. ∵(-2)×6=-12,故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C符合题意;

D. ∵(-3)×(-4)=12,故不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将(3,-4)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k,再根据k=xy一一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A

【解析】 :∵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此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1-k<0,∴k>1.故k可以是2(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A.【分析】在双曲线的每一支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出此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从而得出比例系数小于0,列出不等式,求解,并判断在其解集范围内的数即可。 4.【答案】C

【解析】 :∵点D为△OAB斜边OA的中点,且点A的坐标(?6,4), ∴点D的坐标为(?3,2), 把(?3,2)代入双曲线y=(k<0),

∴k=-3×2=?6,

∴双曲线解析式为y=? ∵AB⊥OB,且点A的坐标(?6,4), ∴C点的横坐标为?6, 当x=-6时,y=1 即点C坐标为(?6,1), ∴AC=|4-1|=3, ∵OB=6,

∴S△AOC=×AC×OB=×6×3=9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D时OA的中点及点A、O的坐标,可求出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根据AB⊥OB,求出点C的坐标,然后求出△AOC的面积即可。 5.【答案】B

【解析】 (1)由图可知,反比例函数 ∴双曲线

的一个分支位于第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说法①正确;

( 2 )若B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3,1), ∴此时BD=1, ∵4BD=3CD, ∴3CD=4, ∴CD=

∵点C在第三象限, ∴点C的坐标为 ( 3 )设点B的坐标为 ∵4BD=3CD, ∴3CD=

,即说法②错误;

,则BD=

又∵点C在第三象限,BC⊥x轴, ∴此时,点C的坐标为 ∵点C在反比例函数 ∴

, 的图象上,

,即说法③正确;

,则由(3)可知,此时点C的坐标为

( 4 )设点B的坐标为 ∴BC=

∵点A是y轴上一点, ∴点A到BC的距离为 ∴S△ABC=

AC·(

, )= ,

,即说法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是①③,共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行判断;

(2)因为BC⊥x轴于D,所以B、C两点的横坐标相同都为-3,再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y=-上可求得点B的纵坐标,根据4BD=3CD,即可求得点C的坐标;

(3)先将点B的坐标用字母a表示出来,则同(2)的方法即可用字母a表示点C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k的值;

(4)同(3)类似,可将点B、C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则△ABC的面积=AC·( ? a ),再将表示AC的代数式代入整理即可求解。 6.【答案】A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OA=0B,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AOC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O对称,所以OA=0B,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得△AOC的面积=7.【答案】C

=,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可得△ABC的面积=2×=3.

,根据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可知△ABC的面积为2×

=3.

0时,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进

【解析】 将点(3,2)代入 得k=6.故答案为:C.【分析】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例,可以设出其

函数解析式,再将函数图像上的点(3,2)代入求得k即可求得其函数解析式. 8.【答案】A

【解析】 :过点C作CD⊥OA于点D, 设菱形的边长为a, ∵四边形OABC是菱形, ∴∠O=∠B=60° ,BC=a ∴OD=∴C(∴B(

,,,CD=

) , )

,

∵若将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 ∴平移后B点的坐标为 :(

-2);

·(

-2) ①;

将平移后B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将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由①②得解得 a=

·∴k=

=

·(

-2),

·

②;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故答案为:A.

【分析】过点C作CD⊥OA于点D,设菱形的边长为a,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O=∠B=60° ,BC=a,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出OD,CD的长,从而得出C点的坐标,进而得出B点的坐标,再得出菱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B点的坐标,将平移后B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将C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根据同一个量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方程,求解得出a的值,进而得出k的值,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9.【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