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局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3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宽阔。地形自西向东北以1/6000的坡降缓慢倾斜,地面高程19米降至12米,由于古河道频繁改道,使其地貌较复杂,形成了一些洼地、坑塘、河沟。

阜城县境内为巨厚的新生界沉积物覆盖,基地构造属华北坳断中的三级构造单元—沧县台拱。地壳不稳定,易出现结构地震。最新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由湖冲积而成的棕红、棕黄色的散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夹各类砂层组成。地基承载力120K pa—160Kpa。 (3)水文条件

阜城县境内有四条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有清凉江河、湘江河、江江河、南运河四条较大河流,还有洚河、小洛河两条降级为干渠的小河,阜城县位于太行山冲洪各扇的前缘,属沧州隆起。属第四纪长期下降沉积巨厚物质,厚度约46 m左右。含水砂层呈条带状,总厚度70-120m岩性以中,细砂为主,夹有中、粗砂和粉砂。砂层富水法较差。境内第四纪地质为松散多层结构的泥砂质堆积体。其含水层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组。 (4)地震基本烈度

按照2001年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资料显示,阜城县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围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处地震烈度6度区。 4.2.2基础设施条件 (1)供水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丰富,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项目采用地下水

- 11 -

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可以解决供水需求。 (2)排水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和雨水汇集后,分别排入附近道路的污水和雨水管网系统。 (3)供电

项目引入10kv供电线路,可以保证项目用电的需要。 (4)通讯

项目所在位置的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开通,可以提供通信等服务。 (5)交通

阜城县境内公路干线、支线四通八达,贯彻南北的京福公路(汽车专用路)与武千公路(省级公路)在县城十字相交,南通石德铁路、衡德公路,北接沧石公路,可直达北京市、石家庄市和黄骅港。武千路东西沟通京九铁路和京沪铁路。全县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级油路已达22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1项目建设依据

5.1.1《国家税务总局系统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国税

【2007】50号)

5.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5.1.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 12 -

5.2项目建设原则

5.2.1根据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节能等标准,结合项目实际需要,进行测算和设计。

5.2.2充分考虑项目的近远期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筑规模,以满足需要为主,留有发展空间。

5. 3项目建设级别与面积

项目级别为:税务县局级 项目建筑面积:3920平方米

5.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新建综合业务办公用房计划建成框架结构的六层楼房。办公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为880平方米(人均10平方米),其中:局长用房一间15平方米,副局长四人办公用房四间40平方米,分局(所)长、稽查局长五人50平方米,78位税收管理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办公用房775平方米。专业用房1360平方米,其中:税收管理员计算机房(数据处理专用)大约100平方米,票证用房7个建筑面积约为210平方米,服装库房一间大约30平方米,纳税人资料档案室7个约为350平方米,地上车库9间270平方米,征收厅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食堂(包括餐厅和操作间)大约200平方米。按国家人防部门和当地规定计划的人防工程建筑面积约112平方米。新建项目建筑面积合计2352平方米,以上按60%的系数换算,总建筑面积为392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2亩。

第六章 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

- 13 -

6.1环境保护

6.1.1环境现状

该项目选址位于阜城县光明路以北,该地区地势平坦,环境安静,周围无工业噪音,无污染,非常适合项目建设。 6.1.2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1)污水治理

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为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按照雨污分流原则排放,雨水与污水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放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治理后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规范要求。

(2)固体废弃物治理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专人定期清扫,保护地面干净。在人流密度大、保洁难度高的区域设专门的卫生清洁人员,随时清理。在场内合理布置垃圾箱,设专用垃圾堆放点,将垃圾进行集中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外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3)废气治理

废气主要为餐厅排放的废气。经净化后方可排入烟囱再排出大气中,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并美观实用,不影响建设外观。 (4)噪声治理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及产生噪声的房间,可采取如下措

- 14 -

施:增加与噪声源的距离,在邻近交通干道布置绿化带、广场、围墙等,对产生噪声的房间密闭门窗,室内贴吸音材料等措施,并通过建筑组合及合理的分区布置以达到降噪的目的。

6.1.3绿化

为了保护和美化环境,创造更好的办公条件,在总图规划中应考虑足够的绿化面积,绿化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沿院内道路两旁种植成线型绿化带,建筑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使道路和空地不漏土,尽量增大绿化面积,形成优美的环境。

6.2消防措施

6.2.1在本项目建设期存在多种火源和大量可燃物,若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企业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火与灭火相结合,合理设置消防器材,并实行消防责任制,明确防火责任。

6.2.2各种建筑物及附属建筑耐火等级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均按规范的最低耐火等级和防火间距进行防火设计,并配备完善的灭火系统。

6.2.3场地内应根据消防设计规范敷设环形消防管网和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配置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 6.2.4建筑物要设置完备的防雷接地装置。

6.3安全措施

根据国家劳动安全规范和要求,本项目在施工、设计、使用中应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