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8:5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有风情况点源模式如下:

以排气筒地面位臵为原点,有效源高为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开始非正常排放时的时间为t1,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为T,预测时刻的时间为t0。t时刻任一点(x,y,z)的浓度,以持续排放源模式为基础,乘上一个系数G1,按下式计算:

??y2Qc(x,y,z)?exp???2?2σ2ππμyσz???yk?????F?G1 ????2??(2nh?He?z)2????(2nh?He?z)??F???exp???exp?? ???222?z2?zn??k??????????Ut?x??x?????????1???????x????x?G1????Ut?x??Ut?UT?X???????????x????x?

????式中 F—混合层反射项; G1—非正常排放项; h—混合层高度; k—反射次数。

扩散参数?x??y??1X?1,?z??2X?2,各指数、系数的定值同前。 7.4.4.3 预测结果及评价

风险预测的结果见表7-1。

表7-1 风险预测结果表 (单位:mg/m3)

下风向距离 预测 稳定度 A D 12 75.8184 17.6152 25 23.3288 5.42 50 7.178 1.6676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0 10 E 12.3384 3.7964 1.168 10 由表可以看出:当CO储罐(200m3)全部泄漏时,影响范围在50m以内(标准为10mg/m3),可能对厂区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45m范围内对人体将产生危害,因此生产过程中应加强CO的监督管理,杜绝CO泄漏。

7.5 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救护及处理措施

许多重大、恶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只要平时提高警惕,加强管理和防范,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即使发生了重大的突发性污染事故,只要我们懂得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臵和紧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对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臵,尽可能降低污染事故的危害程度。

因而,本次环评针对江西西林科实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工程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毒性、环境风险原因分析,以及该厂对物料的运输、储存方式和生产工艺,充分考虑工程所在的地理位臵、区域和自然环境和社会概况,针对该厂在运输、贮存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提出以下防范措施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处臵与应急救护措施。 7.5.1 防范措施

7.5.1.1 强化管理与安全生产

(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制订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及国家、地方关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储运使用安全规定。

(2)强化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提高职工的素质,

加强操作人员的上岗前的培训,进行安全生产、消防、环保、工业卫生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教育。

(3)建立健全环保及安全管理部门,该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按规定监测厂内外空气及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时发现,立即处理,避免污染。

(4)必须经常检查安全消防设施的完好性,使其处于即用状态,以备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率的发挥作用。

(5)加强个人劳动保护,进入生产区必须穿载防护服及防护手套。

7.5.1.2 安全防范措施

(1)采用安全性能优良的化学品专用运输槽车,同时车上要配备必要的防毒器具和消防器材,预防事故发生。

(2)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及居民生活区,对驾驶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资格论证。

(3)氢气、四氢呋喃、氯甲烷、二甲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CO等属易燃易爆物料,装卸、贮运及生产过程中不得有明火,不得有火花,严禁吸烟,不得与氧化剂接触,防止阳光直射,不宜大量或久存。

(4)定期检查、维修尾气吸收装臵,保持良好的吸收效果。 (5)主体厂房要强化通风,各种设备(阀门、法兰、泵类等)、管道的选型、进货要严把质量关,并加强检修、维护、严禁生产中物料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电气设备须选用防腐、防爆型,电源

绝缘良好,防止产生电火花,接地牢靠,防止产生静电。

(6)在羟基锰生产车间安装CO浓度检测器来检测CO的浓度,防止CO浓度超标危机人生安全。 7.5.2 应急救护措施

对于使用CO的工段,设臵CO有害报警仪探头和自动报警装臵,对CO的泄漏报警,及时采取应急措施。CO对人体危害较大,其应急措施:a、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向,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b、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服;c、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对于四氢呋喃、氯甲烷、二甲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易燃易爆物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切断一切火源,严禁明火,迅速撤离无关人员。收集漏溢液于密封容器内,用大量水冲掉溢出液,以水喷淋除去蒸气(特别个人防护:包括自给式呼吸器的整套防护服)。发生火灾时用粉末、醇稳定泡沫、二氧化碳来灭火。

对于四氢呋喃、环戊二烯、氯甲烷、CO等有毒易燃物料的泄漏时,除了上述的措施外,还要将中毒人员迅速带到通风良好的上风向安全地带,脱去沾染的外衣,用清水冲洗被沾染的皮肤,给予医疗护理。及时送往医院,并报告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于钠的泄漏引起的皮肤灼伤,可用大量水及时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涤,此后可按一般灼伤处理。眼灼伤时应用水冲洗,使用油膏防止粘连,随即送往医院。

7.6 卫生防护距离

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带大气层时,其浓度如超过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则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臵卫生防护距离。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L计算公式如下:

Qc1?BLc?0.25r2CmA??0.50LD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0;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GB/T 13201—91的表5中查取。

表7-2 计算系数参考表

卫生防护距离 计算系数 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 L≤1000 1000<L≤2000 L≤2000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ⅰ ⅱ ⅲ 400 400 400 700 470 350 ⅰ ⅱ ⅲ 400 400 400 700 470 350 ⅰ ⅱ ⅲ 80 80 80 380 250 190 A <2 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