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45: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通市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化试卷

物 理 部 分

(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的座椅 B.路边的树木 C.窗外的楼房 D.远处的高山 2.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弯折铁丝发烫 B.臀部摩擦发热 C.蒸汽顶起壶盖 D.压缩点燃棉花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B.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C.深秋清晨,薄雾弥漫 D.寒冷冬日,冻衣晾干 4.家庭电路中,下列情形可能引起熔丝熔断的是( ) A.插座的零线火线接反 B.两只白炽灯串联连接 C.电器金属外壳未接地 D.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

5.生活中的“不变”常蕴含丰富的物理道理,下列有关“不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瓶煤油燃烧一半前后--煤油热值不变 B.声音向远处传播过程中--声音响度不变 C.酒精与水充分混合前后--体积之和不变 D.物体远离平面镜过程中--物像间距不变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5N,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以上信息不能求解的物理量是( )

A.拉力的功率 B.动滑轮的重力 C.滑轮组的额外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7.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则( )

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 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 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 8.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9.小红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停着一辆普通大客车,观测到自己经过大客车的时间约为1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70km/h D.100km/h

10.图示电路中,电源为恒功率电源,工作时输出的总功率大小恒定,R1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下列表示通过R1的电流I1,通过R2的电流I2随电流表示数的倒数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26.(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光纤通信共同组成现代通信,将于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量,太阳能属于 能源。卫星是使用 与地面站通信的,而光纤传递信息利用了光的 (选填“反射”或“直线传播”)原理。

27.(4分)用天平测量体积为30cm3的实心物块的质量,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则物块的密度为 g/cm3.将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如图乙所示,把该物块放入盛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 ;物块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则液体的密度为 g/cm3.(g取10N/kg)

28.(4分)某款家用吸尘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4A,吸尘器能吸取灰尘是利用了 。 吸尘器的额定功率为 W,正常工作15min,使标有“8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共闪烁 次。 若吸尘器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32W,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Ω。

29.(5分)共享单车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用车前需手机扫码解锁,如强行开锁则会报警。开锁和报警所需电能由自行车传动放电提供。

(1)车锁外壳应采用硬度较 的材料;骑行时车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车轮获得向前动力的同时也将地面的沙尘向后扬起,说明 。 (2)单车和小明的总重600N,小明骑单车时,车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0×10-3m2,则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3)单车报警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如图。电源电压为4.0V,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阻值与所受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R=10-0.3F(Ω)。当F=0时电路电流I=0.25A;当I≥0.4A时会报警。则报警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至少为 N。

30.(5分)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