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48: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运用

作者:董世捷

来源:《砖瓦世界·下半月》2020年第03期

摘 要: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在我国的电力供应和分配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应用方法,并讨论其他可行的应用措施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和分配系统中。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供配电系统;应用方法

国内的电力基础设备普遍较为老旧,导致供配电系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使得国内的电力输送质量和效率与当前电力市场用电需求不断提升趋势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1]。但是,随着国内最近几年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力行业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应用到了电力产业中。 一、当前我国供配电系统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的供配电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但一些地区的供配电系统仍然存在问题。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供配电有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供电服务效率低下,经常发生停电、断电等问题,对于当地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二、优化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提高技术共享水平

应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改善系统的正常运行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样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操作。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提升网络技术的安全应用水平,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数据,进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大大保证了配电网路的正常运行性能。由此可以看出,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系统的整行运行质量,保证了数据的根本安全性能。电力调度工作也是自动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也与配电网络的正常运行工作息息相关。

(二)改善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电气自动化水平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多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向西方国家进行学习,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合理应用,逐渐打造一套符合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特色性应用方案,将自动化施工技术水平放在首位。提高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应用水平能够加强有关自动化技术的根本应用,计算机技术是整个配电网网络的根本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发电、配电、输电的全过程管理。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检测供配电系统运行参数

保证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的传统方式是利用外部设备,对运行参数做出检测,也是目前我国供配电系统检测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也可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安全事故,但人工检测存在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不能实时检测的问题。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供配电系统检测,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将供配电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电压、电流数据实时传输到电脑,并与电脑中预设定的参数范围进行对比[2]。如果实际参数和预设参数差别较大,电脑发出报警信息,维修人员赶到后可以通过数据制定解决方案,使维修工作更为便利和精确。 (二)远程计量检测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人工方式抄表检测存在效率较低、容易出现人为误差的情况。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利用电脑进行远程计量检测,避免了人为误差对数据准确性的干扰,也节省了人力资源。

(三)检测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供配电系统输电中的电能质量做出检测,通过电脑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出分析。如果电能线路发生故障,还可以对故障线路利于电脑定位,而后自动断电并报警,可以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 (四)检测供配电系统的故障

供配电系统的更新和升级也增加了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出现故障较难解决。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检测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可以对设备故障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解决,有效缩短供配电系统维修时间。还可以对故障数据进行处理,找出事故的频发位置,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养护措施,有利于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提升。 (五)自动化保护和控制

在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或输送电能质量降低以及线路运行状态异常时,电气自动化设备都可以切断故障来源,最大程度保证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故障的传播。同时,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对电能储存、输送合理配置,促进电力系统高效运行(见图1)。

四、电气自动化控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其他应用措施 (一)提高供配电系统网络安全性

在供配电系统运行和管理中,可以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PLC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并实行科学的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促进供配电系统网络安全性的提高和系统化的管理。供配电系统管理人员应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以重视,避免供配电系统运行中的人为操作失误。还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进行供配电系统双向数据传输,在某个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启用备用的供配电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3]。 (二)进一步完善供配电系统的功能

电气自动化对于保证供电和输电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大规模的斷电事故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某一地区电力使用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运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根据使用数据进行合理输送。还可以根据反馈数据对线路状况做出监测,对问题和故障及时维修,保证用电的正常进行[5]。 (三)将电气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结合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与之结合,进一步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电能输送数据进行收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