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3:3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3 电子科学与技术

8.3.1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光电子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微波与天线或光通信与光 电信息等基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 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8.3.2 专业特色

本专业依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广西重点学科,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 实践”的教育理念,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光通信技术为主要发展方向,重视电磁 场、光电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电子信息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 本训练,突出微波通信系统、光电子和光通信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 8.3.3 毕业要求

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十二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科学 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 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 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科学 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 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科学与技术 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 析,评价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 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

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 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 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一级目标

8.3.4 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 二级目标 知识/素质/能力 1.1 数学知 识 实现(课程名称) 将数学用于解决电子科 高等数学 AI—AII、线性代数 B、概率 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 论、复变函数 B 题 将物理用于解决电子科 1.2 物理学 大学物理 AI—AII、物理实验Ⅰ—Ⅱ 1.基础科学 学与技术的复杂工程问题 知识 知识 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技 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 C 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1.3 计算机 发、选择恰当的技术、资源、 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技术、网 能力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 络编程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 具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工程制图 C、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 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 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 杂工程问题。 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通 2.1 工程技 掌握解决电子科学与技 术基础 信原理 B、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磁场 A、 术领域问题相关的基本理论 微波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工 程、光电子学(双语教学) 与技术 2.工程基础 知识 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 术领域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 验、C 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电路实 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 验、信号处理与系统分析实验、单片机原 2.2 工程实 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 理及应用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 践基础 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通信原理实验、 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 电子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基础工程 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设计、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程训练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 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器件及应用、光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通信技术、微波电路及 CAD 技术、电波传 决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问题。 播与天线、微波通信技术 A、新型电源技 术、太赫兹技术及应用、电磁兼容、宽带 3.1 专业理 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 接入技术、RFID 技术与应用、DSP 原理及 3.专业知识 论 术领域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 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局域网技术、 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 GPS 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论、 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 现代通信技术及标准、无线资源管理与网 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 络规划优化 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2 专业实 践 能够设计针对电子科学 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 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 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 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光电器件及应用、光通信技术、微波电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路及 CAD 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新型电 能够针对电子科学与技 源技术、DSP 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原理及 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 应用、RFID 技术与应用、局域网技术、GPS 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系统及其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概论、网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 络编程技术、专业工程设计、生产实习、 具,包括对电子科学与技术 毕业设计、漓江学堂课程、各类创业相关 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 的集中培训、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 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 科教协同育人项目、各类学生创业的实践 性。 活动 能够基于电子科学与技 术领域的工程相关背景知识 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 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 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解应承担的责任。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 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 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策、形势与政策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人文与 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识选修课 社会科学、 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科 程、体育、入学教育、军事教育课、职业 自然科学与 学与技术的工程实践中理解 技术工程、 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安全教育、漓江 4.人文社会 文化与艺术、 履行责任。 学堂课程、各类创业相关的集中培训、学 科学素养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 、 经济与管理 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科教协同育人 心理健康教 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 项目、各类学生创业的实践活动、生产实 育和体育知 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习、毕业设计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 识 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 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 应发展的能力。 能够就电子科学与技术 5.外语水平 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 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 基础英 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 大学英语、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电 语与专业英 子科学类)、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 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 语 光电子学(双语教学)、毕业设计 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 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 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8.3.5 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 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磁场 A、光学工程、 微波技术、光通信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微波电路及 CAD 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实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