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8:3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学困生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在班级授课制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然而现实是各校、各班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学困生”(据调查我校学困生大约占15%),这些学生虽然在受教育的时间、地点、老师、策略等诸方面上与其他学生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受家庭环境、学业基础、心理个性、意志品质各方面的影响,个体发展却极不均衡。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抽样调查每一位学困生几乎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更加重学生的不均衡发展,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地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所以,怎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校、老师来说有许多的困惑。

(二)缩小由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各种类型的父母或监护人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造成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发展。

(三)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此进行研究,认真分析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学困生成

.

.

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重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促进自我觉醒、自我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少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戒备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孤独心理。同时,现代教育论又证明:学生——只要你给点阳光就灿烂。

2、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开放个性。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品尝解决困难后的愉悦,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4、古今中外,诸如《丑小鸭》、《雪中送炭》等蕴含着深刻理论内涵的故事给学校、老师关于教育的启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步骤 1、课题研究的目标:

⑴帮助学困生正确、合理地自我评价;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学会自我欣赏,有勇气说“我爱我自己”、“我是聪明的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求知欲望、迸发积极进取精神;提高意志品质,学会心理自我救护、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挫折和批评,克服依赖心理,养成独力自主的良好习惯。

⑵形成一套切实有效,促进学困生“自我觉醒、自我发展”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

.

⑶使全校、全班的学困生既能得到均衡发展,又能得到个性发展。 2、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5年12月——2006年1月):摸底、分析、建档。

第二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心理辅导、追踪调研、发表论文。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整理资料、课题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信息、查阅文献,参考、指导、把握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方法。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地追踪观察学困生在不同阶段地表现,以便“对症下药”。

3、访谈调查法:通过个案谈心、团体谈心,收集学困生信息。 4、教育实验法:在辅导实践中 ,探究、实验教育方法,发现教育规律。

5、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方案,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归纳、总结心理健康辅导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内容和措施 1、研究的内容:

(一)“我爱我自己”——帮助学困生建立“成长档案”,重新认识“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