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3:42: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地理122班 姜露 12280211 一、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科目 版本 地理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单元章节 课时 1课时 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第一节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一节,教材有两大部分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关于地壳的物质组成,教材简要介绍了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分类及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岩石作为地壳物质的主要组成成教材分析 分,教材用了较多篇幅加以阐述并对应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岩石,为学习地壳的物质循环打下伏笔。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复杂的地质作用有关,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把重心放在“三大类岩石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上,并配以示意图加以直观说明。 高一学生对矿物岩石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规范性的概念,因此本节开始概念性知识比较多;但地壳物质循环部分与复杂的地质作用有关,高中生尚学情分析 缺乏这方面感性的认知,但对三大类岩石并不陌生,对它们之间及其岩浆的转化关系并不难理解,再配上示意图加以直观说明,难点的突破并不成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岩石概念、成因、类型及其特点。 2、能够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简易识别方法对常见岩石进行分类。 3、通过对媒体视频、图片播放以及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知识与技能 可以概括和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和岩石的关系。 4、通过对亲手对示意图的绘制,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1、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和资料,提升观察及分析能力 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常见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的简易识别,知道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4、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学生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到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的认识到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时代。 四、教学重难点 1、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教学重点 2、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2、地壳物质循环,包括“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理解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实物教学法、互动评价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复习回顾并积极思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及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课件播放:关于地球内部圈层及对地壳的介绍。同学们带着一个问题进行观看,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那么地壳是由什么物质导入新课 组成的呢? 电子白板板书: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明确以下问题: 1、岩石概念及地壳的物质组成? 2、矿物概念,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地壳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而岩石是有多种矿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化学元素。 电子白板板书:矿物 过渡: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位。那么常见矿物有哪些呢? 多屏互动:同学们分小组,每小组发放不同3~4块不同矿物标本, 让同学们观察和利用曲别针、指甲等工具识别这些矿物标本,并利用网络或其他手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后对标本拍照并附上文字简介上传到老师客户端。(限时8分钟) 新课推进 教师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矿物的存在形式及代表矿物。 师生合作:将学生上传的矿物资料按照固、液、气三种形态对其进行分类并标注代表矿物。 过渡:地壳中矿物很少单独存在,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岩石,那么什么岩石,又有哪些分类?。 电子白板板书:岩石 多媒体显示:岩石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类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后并回答。 认真归纳各个概念。 分工合作,实验观察,收集整理资料。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共同学习。 学生积极听讲,思考问题。 对照表格内容,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点。 成因 地下冷凝/ 喷出地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主要特征 坚固美观/ 有气孔 层理构造;化石 片理构造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回哪总结,加强对岩石与矿物概念、关系等的理解。 通过实物观察和通过资料查找对矿物深入认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能力。 承前启后,过渡自然。 培养学生分类归纳的能力。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