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5)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15:45: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5)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5)-----绘画构成原理(之三) 第三章 绘画构成原理 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绘画构图学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绘画构图的形式就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三节 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 绘画表现的空间,体现着画家一定视域内的物象的定向与位置;物体的深度以及物象间平行的或纵深的距离。人对画面空间的知觉,依赖于人以往的空间知觉经验。 一、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 人对物体距离与深度的空间知觉,主要依据五个因素,它也是绘画构图表现空间的基本手段。 1. 物象的大小 视象是知觉物体大小的重要信息。 在人离物体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视象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物体大,则视象也大。 相同大小的物体与眼睛距离不同,视象大小也不同,表现为近大远小(图71)。

图71 2. 物体的结构级差与平行线集中 级差指的是某种具有相同结构的东西在某个维度上的形式递增或递减。其几何结构的表面,在视觉映象中,越远越小越密(图72),从而产生深度空间的距离知觉。 图72

平面中两条直线集中,其两线间距大的一端给人感觉近,

间距小的一端给人感觉远(图73)。物象与视线相平行的线条向视点处集中,从而形成角度,这种角度给人以空间深度

的知觉(图74)。 图73 图74 透视学总结了物体近大远小、结构级差变化和平行线集中的规律,使绘画的空间表现更加符合人的空间知觉经验而具有真实性效果(图75)。 图75 3. 中间物的遮挡 在观察者与观察物之间的物体叫中间物。在实际的视觉经验中,后面的物体常常被前面的物体遮挡,而前面的物体往往是完整的形体。中间物的遮挡是人知觉物体前后的重要线索,更是画家表现空间的最主要的手段。 图76 中间物的遮挡 只要运用中间物的遮挡,可以不按透视规律,不考虑透视焦点,不顾及物象近大远小,随心所欲地组织画面物象,随意变形,观众都不会发生前后距离的知觉错误,这样也就为打破焦点透视的“科学性”的制约,为表现内容和构图形式结构的需要而开辟了既产生空间感又可灵活构图的广阔途径(图77-图81)。 图77 图78 图79 宋《十八学士图》 图80 宋《槐荫消夏图》 图81 比利时 马格利特作品 4. 明暗与投影 人对立体的知觉就是对深度和物象间距离的知觉,光照物体形成的明暗和投影,是知觉立体的重要因素。素描中讲的三大面(即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亮部、灰亮、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和投影(图82),是塑造物象立体感的手段,

也是表现空间的手段之一。 图82 5. 空气透视 由于空气层的阻隔,我们观看远处的物体就如隔了一层蓝灰色的薄纱,从而在形体和色彩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图83)。 图83 英国风景画家 透纳 作品 色彩的变化:表现在色相

上,远处的物体向冷色变化,倾向蓝灰色; 表现在色度上,随着距离的增加,物体的色彩明度和纯度逐

渐降低,远处物体色彩的明度或纯度对比 逐渐减弱。 距离越远,色越冷、越灰。 明暗变化:近处明暗对比强,远处明暗对比弱。 形体变化:物体越近,外形轮廓越清晰,物体的立体感也因近处明暗对比强而增强; 当物体远去时,其外形轮廓也逐渐模糊,立体感逐渐减弱,最远的物体似平面状态。 空气愈近平坦的地面愈稠密,愈升高愈稀薄愈透明。离你遥远的高矗物体下半部分隐约难辨,这是因为你的视线路径是通过连绵稠密的空气。

远物体低处的轮廓:远方物体的底部轮廓不及顶部轮廓清楚。特别是山脉或丘陵,它们的山峰常以后面其他山峰为背景。 图84 黄丕谟《钟山春色》

浓厚空气中所见的城市:眼睛俯视一个在浓厚空气中的城市,可见建筑物的顶部比底部色重而清楚(图85、图86)。空气愈稠密,城市中的建筑和田野里的树木愈见稀落,这是因为只有最高最大的物体才能被见到。山也会显得稀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