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2:14: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与执政党认同的建构
政党认同(Party Identification)最早由美国学者坎贝尔在《美国的选民》中提出,其表述为“个体在其所处环境中对重要的群体目标的情感倾向”,就是选民“在心理上对某一政党的归属感或忠诚感”。这一概念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选民为何要参与投票,认为选民的政党认同是一种长期的心理倾向,即选民选举行为的稳定程度。但此后,政党认同适用领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40年来研究大众政治行为的中心理论”,无论在探讨政党与选民之间的关系、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时,还是研究政党的组织形态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 一、政党认同的含义
从政党认同的本义而言,坎贝尔等人实际上认为它是选民的一种稳定的非理性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党认同已成为用社会学方法解释政治现象,以反对理性选择方法的典范。”然而,就是政党认同者的坚定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对比主要是语词上或者说理论上的。在实践中,无论是政党认同理论、理性选择理论,还是解释选举行为的其他理论,都列出了两种影响投票决定的因素:对某一政党的长远发展倾向预测或依附和短期刺激(比如执政绩效、候选人的个人魅力和重点议题)。实质问题在于,如何区分上述两者,以及如何排除相互影响和投票影响而对其加以观测。实际上,透过政党认同在投票时的“非理性”看政党认
同的形成与变迁,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已经蕴涵了某种理性的因素。
再后来,政党认同应用的范围、含义越来越宽,理性的因素也越来越得以凸显。达尔德尔(H.Daalder)曾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政党认同危机”作了如下概括:(1)从原则上否定政党,即一贯否认政党的合法地位,把政党看成是对于良善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威胁;(2)不是从原则上否定政党,而是有选择地否定一些在他们看来运作不良、作为“良善的政党的变异”的政党;(3)不是否定政党,也不是否定某些政党体制,而是有选择性地否定某些“变异”的政党体制;(4)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看,不否定政党对于民主政治发展曾经起到的某些重大作用,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其他的政治行为主体和政治制度已经取代了政党和政党制度以前的大多数功能,政党终将衰败。从这个角度反观之,其实西方学者对于政党认同的概念界定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非理性的心理依附了。
综合西方学者的政党认同观念,可以把政党认同概括为:政党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政党认同是在政党政治生态下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从更为宏阔的历史看,政党认同的产生、发展与衰亡,反映了政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与沟通,折射出政党的兴盛与衰亡。从广义上而言,政党认同的客体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认同政党政治、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和认同某一政党。
二、政党认同的中国特性
由于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中国的政党认同也体现出一定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的政党认同分为执政党认同和参政党认同两种。既然中国政党分为执政党和参政党,那么其政党认同势必要分为两种。从理论上而言,执政党认同与参政党认同是对两种不同的政党的认同。
参政党作为政党组织的一种,是特殊社会群体与国家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和沟通桥梁,是特殊阶层和社会群体进行利益整合的组织基础和保障,也是特殊社会群体表达、实现自身利益的渠道和方式。因此,他的存在与发展取决于其成员和公众的认同,当然在中国更要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认同”,并要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之间存在着耦合,也就是参政党认同与执政党认同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基础和认同范围,并且参政党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参政党认同的一大特点。
但是,参政党认同和执政党认同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某些方面存在着矛盾。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参政党主要反映和代表他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这两种利益的差别及其矛盾的存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