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9:1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道
①有碑仆道(名词,道路) .②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 .③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④得道者多助(名词,道义) .2.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名词,碑上残存的文字) .②其文漫灭(名词,碑文)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④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3.名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动词,命名)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识其本名) .③莫名其妙(动词,说出) .4.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判断,是) .②良乃入(连词,于是) .③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 .④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5.其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②既其出(助词,无实义) .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代“欲出者”,译作“那”)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代自己)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
⑥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为固定格式,表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中的“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余弟安国平父”中的“安国”是名,“平父”是字。
B.“临川王某记”中的“王某”是指作者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C.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只可用来纪年,不可用来纪日。
D.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答案 C
解析 既可用来纪年,又可用来纪日。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都是年号纪年法。
B.古人有时以出生地命名文集。如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柳宗元的《柳河东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
C.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死亡有不同的称谓,称皇帝死为“崩”,诸侯或大官死为“薨”。 D.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答案 B
解析 《聊斋志异》是以书室名命名的。必修3
八 琵琶行 并序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
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古义是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商人)妇。遂命酒(名词作动词,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泛指四方各地)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这个人的话所感动,这夜才觉得有被贬官的滋味)。因为(古..义是于是创作)长句,歌(名词作动词,作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指代音乐)。..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悄悄)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迟疑)。..移船相(副词,偏指一方,她)近邀相(副词,互相)见,添酒回灯(重新掌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伤,哀愁),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副词,随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冷涩艰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溅射),.铁骑突出(古义是突然冲击)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古义是冲着弦的中间部位)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古义是整理)衣裳起敛容(收敛面部表情)。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随随便便)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弟..弟从军,鸨母死了,岁月匆匆,容颜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年纪大了)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形容词作动词,重视)利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
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忽然)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⑥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退回坐下)促弦(把弦拧紧)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古义是副......词,刚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言
①感斯人言(名词,话)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词,字) .③自言本是京城女(动词,说) .2.语
①今夜闻君琵琶语(名词,曲调) .②琵琶声停欲语迟(动词,说话,回答) .3.命
①遂命酒(动词,吩咐、命令) .②命曰《琵琶行》(动词,命名) .4.为
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动词,创作)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弹奏)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替、给)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是乐府古诗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B.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
革新运动,明确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理论。
C.左迁是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官指被贬出京。 答案 D
解析 出官指京官外调。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B.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转”等。“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C.青衫有读书人的意思。古代的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如“青青子衿”。青衫还有当官的意思,“司马青衫”中的青衫就是江州司马的官服。
D.江州是唐、宋行政区划之一;江州司马在诗中指白居易自己,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答案 B
解析 “转”不授予官职,而是官职变化。
九 寡人之于国也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古义是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②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怎么样)?” ..
③曰:“不可,直(通“只”,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音ɡ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使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没有遗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⑥“五亩之宅,树(名词作动词,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名词作动词,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音xù,畜养),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错过)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古义是这样却)不王(名词作动词,称王)者,未之有也。 ...
⑦“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狗猪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救济),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
二、解释下列多义词。 1.数
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shù,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②数.罟不入洿池(cù,形容词,密) ③范增数.目项王(shuò,副词,屡次) ④不可胜数.(shǔ,动词,点数,计算) 2.胜
①谷不可胜.食也(shēng,副词,尽) ②驴不胜.怒(shēng,动词,禁得住,忍得住)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动词,超过,胜过)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形容词,优美的) 3.发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②百发.百中(动词,射出,放出) ③野芳发.而幽香(动词,花开) ④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动词,征发) ⑤东窗事发.
(动词,暴露) ⑥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展开,打开) 4.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 5.以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借) ②请以.战喻(介词,用)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